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王晓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王晓田
王晓田
〔摘要〕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是培养目 标中的核心。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创造性 思维的培养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创造性思 维,是指有创建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但能 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在 此基础上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 果。它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后天 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创造性思维以新颖独特 的方法解决问题,具有发散性和收敛性、灵 活性和多变性、独特性和新颖性的特点。在 初中阶段,结合数学教学,正确培养和发展 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对造就创造型人才至 关重要。
〔关键词〕创造思维培养初中生 数学教学
1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初中数学创 造性思维品质的前提
自主创新教育主张发展宽容的师生关 系,教师不再是权威的维护者,应让学生在 平等的气氛中发表和交流意见,鼓励学生大 胆质疑,大胆想象,教师要成为学生创新能 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作为一名数 学教师,由于任教课时少,很容易在学生中 形成古板、严厉的印象,如果学生感觉老师 很可怕,就很难喜欢他上的课,束缚了学生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师在平时 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 可能的话,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 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和力,这样学生才 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 特别是一些后进生,对他们的态度,教师尤 其不能动辄训斥,要注意感情的投入,要善 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 热情的赞许,为学生营造有情、有趣、严肃、 活泼的最佳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中学习 知识,在情感互动中接受教育,在关爱和鼓 励中大胆尝试,在激励中产生强大的学习动 机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教师面前无拘 无束,袒露心声,进而逐渐形成自尊自信的 品质,把“独裁”的教学方法请出课堂,让它 不再有一席之地,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 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2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设问情境
我国的传统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 维的养成,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求异品质的 塑造。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 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体而言,要提倡建 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课堂氛围,为学 生提供独立活动、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 应鼓励学生对老师的提问产生质疑,能够提 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应鼓励学生由此 及彼,从一个问题衍生开来,提出崭新的、有 创造性的问题。只有这样,教师的设问才会 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鼓励 学生拥有坚持己见的自信和勇气,引导学生 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找证据,求事实;但同时 应引导学生既要敢于坚持己见,又要善于接 纳别人正确的观点,从而在对某个问题的讨 论中获得最大收益。要创设合适的问题情 境,激发学生探讨数学问题的兴趣。学习兴 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在 数学问题情境中,新知识的需要与学生原有 的数学水平之间存在着认识冲突,而这种冲 突正是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所必需的。
3 打破常规,充分利用逆向思维
教师们在教学中,常常引导学生通过归 纳、总结得出解决某一问题的“通法”,这种 做法固然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有效的,但我 们认为过分强调“通法”让学生对号入座,这 样或许会收到“有心栽花花不开”的苦果,导 致学生思维呆板,一旦“通法”在某个题目中 “失效”时,便束手无策。因而,教师在引导学 生进行归纳总结时,别忘了鼓励学生大胆探 索,敢于创新,寻求解决问题的新路子。有些 问题正向思维比较繁,如果改为逆向思维, 则能化繁为简。人贵创造,培养学生创造性 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数学 教学的发展趋势已越来越重视创造性思维 能力的培养。需要指出的是,创造性思维不 是一种孤立的心理活动,它是灵活性、深刻 性、批判性、组织性、发散性等思维品质的相 互渗透,相互影响,高度协调,合理构成的产 物,这就要求我们在优化这些思维品质的同 时,必须特别注意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培 养,不断提高思维的质量。
4 让联想走进数学课堂,培养创造性思绪
数学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 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问 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而联想思维方法是培养 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思维广阔性的必 备思维,只有将书本知识进行拓展,联想到 实际,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众所周知,数学 是一门工具学科,在生活中,随处存在着数 学,它的思想,不仅能为我们解决基本的课 本问题,更重要也是最高要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