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七章孔口、管嘴出流和有压管流》-公开课件.ppt

发布:2019-12-15约7.31千字共9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考考你:请写出图中两个孔口Q1和Q2的流量关系式(A1=A2)。图1:Q1???Q2;图2:Q1?? Q2。(填、 或=) 解 (1)水位恒定,一昼夜的漏水量按薄壁小孔口恒定出流计算 (2)水位下降,一昼夜的漏水量 问题:孔口、管嘴若作用水头和直径d相同时,下列那些是正确的: 例:用虹吸管自钻井输水至集水池。图中,虹吸管长l=lAB+lBC=30+40=70m,d=200mm。钻井至集水池间的恒定水位高差H=1.60m。又已知λ=0.03,管路进口120弯头90°弯头及出口处的局部阻力系数分别为ζ1=0.5,ζ2=0.2,ζ3=0.5,ζ4=1.0。 试求:(1)流经虹吸管的流量; (2)如虹吸管顶部B点的安装高度hB=4.5m ,校核其 真空度。 (1)列1-1,3-3能量方程,忽略行进流速v0=0 2 2 5 2 8 alQ lQ d g = = p l 2 2 g v d l f h H = = l 一、长管的水力计算 1、计算式: H 2、比阻a的计算: a= f ( d ,λ) 管道比阻 在实际工程中,有压管流多在紊流粗糙区 和过渡区 ,故可按下列方法计算 a值。 (1)按舍维列夫公式求得λ,进而得出a 的计算式。 可以制成表,查表求得a。 阻力平方区 紊流过渡区 (2)按谢才公式、曼宁公式求得λ,进而得出a的计算式。 联合上式求得λ,进而得出a,制成表。 二、串联管路 ——由数段管径不同的管段首、尾相接所联 成的管路。 1、装置: q1 q2 hf1 hf2 hf3 总水头线、 测压管水头线 2、特点: 3>全部的能量用于管路消耗. 1>可按长管计算;   2>总水头线为数条折线; 3、计算: (1)流量: 符合连续性方程,即流入节点的流量 等于流出节点的流量。 H = ∑hfi =∑ai liQi 2 =∑Si Qi 2 即: 总损失等于各段损失之和。 (2)水头: 式中 Si为管段的抗阻,Si= ai li。 4、应用 (1)已知: Q i ,di , li , qi 。  求: H 三类水力问题的解决 校核计算 方法: H = ∑ hf i  校核计算,扩建工程 求: 各管段的流量 Qi 。 (2)已知: H , di , Li , qi 。 1 管段较少时,可直接利用 H、Q 公式, 2 管段较多时,可利用试算法: 方法: 列方程组。 n i f n l l H h ? = 设末端管路: i l H ? 全段平均坡降: 末端流量: 验算: ∑hfi =ai li Qi2 =(?) 再依次推 算前段各流量。 如不合适,再调 整 hfn,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合适。 (3)已知: H , Q(或各管段Qi,qi) , di , L i 。 求: 某一管段的 dx。 扩建或返修 方法: 1 先计算已知各段: ∑hfi =∑ai liQi 2 4 最后选择标准管径。 3 再求 dx (试算、辅助曲线)。 2 再计算所求段:hfx = H-∑hfi A B 1 2 3 三、并联管路 ——在两个节点之间并设几条管段。 1、装置: (1)增加了供水的可靠性; (2)两节点间的能量损失相等。 2、特点: (2)能量: hf1 = hf2 = hf3 = hfAB (1)流量: Q流入= Q流出=Q1+Q2+Q3 3、计算: 4、应用: 三类计算同串联 Qt= ql ←总泄流量 x dx H QZ 四、沿程均匀连续泄流 水处理构筑物的多孔配水管、冷却塔的布水管,以及城市自来水管道的沿途泄流,地下工程中长距离通风管道的漏风等计算,常可简化为沿程均匀泄流管路来处理。 ——单位长度上泄出的流量。 比流量 q 转输流量QZ ——管道末端流出的流量。 (1)概念: (2)计算: Qt= ql ←总泄流量 x dx H QZ 近似式: hf =a l(QZ+0.55 ql)2 或: hf =a l Qc2 Qc = QZ+0.55 ql 当 QZ =0 时, hf = alQ2 3 1 即:当管中只有沿程泄流时,其能 量损失是转输流量通过时能量损失 的 1/3。 说明:本例中将用到管道比阻抗A0, 一般情况下可查水利计算手册。) ??? (2)如管道输水能力不足,为通过上述流量,在管道中加接部分并联管,取并联管l1=l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