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创设问题情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周雪利
〔摘要〕高中数学新课程要求教师通 过各种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 习、探究,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 他们的创新意识。本文主要从数学课程的特 点出发,探讨数学学习中最有效的、实用的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和一些基本的原则。
〔关键词〕新课程问题情境
1 问题的提出
所谓的“数学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和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 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新一 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改善教与学的方式,教 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学 习,自主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 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由于高中 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帮助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以便于 展开探究、讨论、理解等教学活动,促使学生 在问题情境中进行科学严谨的探索,达到解 决问题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问题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2.1 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 数学的兴趣。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平 铺直叙地讲解,一般是不会引起学生学习兴 趣的,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 智力发展水平,创设趣味性、探究性的问题 情境进行教学,常常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注意力和求知欲,培育学生浓厚的学习兴 趣,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在轻松愉快的 教学情境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 力。
2.2 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 作探究能力。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教学活动不是一种“授予———吸收”的简单 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 活动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授予者,这就 要求教师创设合适的教学问题情境,切实为 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能力搭建平台,让 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新知识,在“探究”中主 动建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 作探究能力。通过问题情境,切实让学生感 到合作是一种学习的需要,探究学习是获取 新知的有效途径,逐渐养成学生的合作探究 意识。
2.3 创设问题情境,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 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指学生在一定的 情境下,提出问题、质疑问题、变换问题和发 展问题的一种思维习惯或心理状态。新课标 把“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是否善于发现和提 出问题”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重要标准。心 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 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数学是一门思 维的科学,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发现问题 和解决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方面,所 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培养学生的思 维能力,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数学人才,具 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 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3.1 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教师在创设问 题情境时,一定要紧扣课题,不要故弄玄虚, 离题太远,要能揭示数学概念或规律,要直 接有利于当堂所研究的课题的解决,要有利 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体现出问题情境 的典型性。
3.2 照顾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问题情 境的设计,要从实际出发,考虑到大多数学 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 少数人设置。既要考虑教学内容又要考虑学 生的差异,注意向学生提示设问的角度和方 法,要让每位学生从教师的情境设计教学中 得到发展。
3.3 能更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思维。问题并 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 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首先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必要 时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 学生思维的规律,不可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 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
4 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和案例
4.1 利用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案例1: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我们今天来玩个 猜数字游戏,我手中这支钢笔的价格标签是 10~30 元中的某个整数,你们来猜它的准确 价格,我将对你们的答案做“偏高”、“偏低” 或者“正确”的提示,谁能既准确又迅速回答 出这支钢笔的价格呢?
评注:利用生活中的趣味游戏创设问题 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 主动地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发 展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
4.2 利用典故,创设问题情境。案例2:求等 比数列的前n 项的和。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 印度,相传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 问他要什么。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1 格 子里放上1 颗麦粒,第2 格子里放上2 颗麦 粒,第3 格子里放上4 颗麦粒,依次类推,每 个格子里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