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坑放坡开挖专项施工方案.ppt

发布:2019-06-07约8.28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坑放坡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二〇一三年七月 目 录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二、车站施工方法 三、车站结构设计 四、施工准备 五、组织管理 六、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七、基坑开挖、支护与回填 八、环境监测及保护 九、应急救援预案 十、保证措施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徐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地下市政工程初步设计 (调整)》(二〇一三年六月) 《徐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地下市政工程详勘(中间成果)徐州东站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13年6月) 2、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规程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BJ/T111-98)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l8-2012)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2006)(2009年版)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 其它有关设计、施工、检验、检测、试验、实验、质量验收等规范、规程、标准及地方有关管理部门的批复文件等总体原则 3、总体原则是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及对周边建筑、市政设施的破坏影响减至最低,同时必须满足文明施工之要求。拟采取放坡开挖方式组织施工 二、车站施工方法 车站在外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从施工难度、工程质量、工程造价的角度说应选择的施工方法依次为:明挖法→盖挖法→暗挖法。 徐州东站站顶板设计覆土2.1~4.9m(正线上方局部覆土达到9m),车站外包总高7.47~16.0m,位于国铁徐州东站东、西广场下。京沪高铁徐州东站站台下车站主体部分(顶、中、底板、侧墙)已于2010年施工完毕,两段预留变形缝并设置了封堵墙。周边现状为国铁广场绿化带,具有明挖施工条件,可以采用明挖法施工。 附属结构与主体结构相同,均采用明挖法施工。 三、车站结构设计 1、基坑支护结构 本站地貌单元为剥蚀-溶蚀丘陵、残丘,由寒武系碳酸岩构成,基岩裸露,根据本站地质情况,场地上覆1.5~5m素填土层,下为中风化灰岩,主题围护结构采用放坡开挖+岩石锚喷的形式。 基坑深度9.0~20.7m,根据现有的地质资料,素填土厚度在1.5~5m之间,基坑采用放坡开挖。一级坡填土层按1:1.5放坡挂网喷砼支护,坡底至灰岩层;二级坡灰岩层按1:0.3放坡,岩石喷锚支护至基底。 2、安全围护 基坑四周做1.2米高的临时围栏,并用密目网封闭,围栏外2米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夜间设红色警示标志。 四、施工准备 1、依据本工程基坑施工要求和特点,制定加大边坡开挖方案,确定合理的开挖方式、施工顺序、范围、边坡防护措施,以及挖出土方堆放地点,选择适当的施工机械,以保证基础保质保量安全施工。 (1)人员准备 现场设专职安全负责人: 现场安全监护人: (2)机械设备:主要施工用机械:WZ360反铲挖掘机2台,自卸汽车若干台。 (3)防护器具:主要防护用机具:钢管、安全网、警示标志。 2、施工要点 (1)工艺流程:放线—开挖—土方外运—验收 (2)土方开挖 1)清除边坡区域内的障碍物,用白灰撒出边坡位置。 2)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做好放坡控制工程,对建筑物的标准轴线桩、标准水平桩加设标志,以防机械损坏;结合建设单位确定高压电缆及临时水线的位置;挖边坡时由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共同设专人监护电缆及临时水线情况,以防机械损伤; 3)准备好施工机具,做好设备调配,对进场挖土、运输车辆及各种辅助设备进行维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