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变量与赋值.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返回 第二章 算法初步 §2算法框图的基本结构及设计 理解教材新知 应用创新演练 考点一 把握热点考向 考点二 2.2 变量与赋值 2.2 变量与赋值 算法框图如图所示: 问题1:在研究问题时,像b这样,可被赋予不同数值的量叫做什么? 提示:变量. 问题2:在该算法框图中,若a=1,则输出的b为何值? 提示:2. 问题3:在算法中,b=a,b=2a所代表的过程是什么? 提示:赋值. 1.变量 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可以 的量称为变量. 2.赋值 把a的值赋予b记作 ,其中“=”为赋值符号. 取不同数值 b=a 赋值语句的格式与作用: (1)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是:变量=表达式. (2)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 (3)赋值语句中的“=”称为赋值符号,而不是“等号”,赋值号左边的变量如果原来没有值,则执行赋值语句后,获得一个值,如果已有值,则执行该语句,以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代替该变量的原值,即将原值“冲掉”.如:N=N+1,在数学中是不成立的,但在赋值语句中,意思是将N的原值加1再赋给N,此时左边N的值就是原来N的值加1,如N原来是7,则执行N=N+1后,N的值变为8. (4)格式中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数据、常量和算式,如果“表达式”是一个算式时,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先计算出“=”右边表达式的值,然后将该值赋给“=”左边的变量.如a=1,b=2,c=a+b是指先计算出a+b的值3,再把3赋给c,而不是将a+b赋给c. (5)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如x=5是对的,5=x是错误的,A+B=C也是错误的,而C=A+B是正确的. (2)a=1; b=2; c=a-b; b=a+c-b; 输出a,b,c. (3)a=10; b=20; c=30; a=b; b=c; c=a; 输出a,b,c. [思路点拨] 从上一步到下一步逐步赋值,得到新的值,最后计算出结果. (3)由a=b及b=20知a=20, 又b=c及c=30知b=30,c=a及a=20知c=20, ∴a=20,b=30,c=20. ∴该语句输出结果为20,30,20 [一点通] 1.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的意义不同. 2.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其值是最后一次所赋予的值,如A=3,A=4,A=5,最后若输出A,则A的值为5. 1.下列给变量赋值的语句正确的是 ( ) A.3=a B.a+1=a C.a=b=c=3 D.a=2* b + 1 解析:由赋值语句的格式知选项D正确. 答案:D 2.下列赋值语句能使y的值为2 010的是 ( ) A.y-2=2 012 B.2*1 006-2=y C.2 010=y D.y=2*1 006-2 解析:y=2*1 006-2=2 010 答案:D 3.将两个数a=15,b=64交换,使a=64,b=15,下列赋 值语句中正确的一组是 ( ) A. B. C. D. 解析:先把b的值赋给中间变量c,这样c=64,再把a的值赋给变量b,这样b=15,最后把c的值赋给变量a,这样a=64. 答案:B [例2] 已知某生某三科的成绩分别为80分,75分,95分,画出求这三科成绩的总分及平均分的算法框图. [思路点拨] 将这三科成绩分别赋给三个变量A、B、C,然后对这三个变量进行操作、运算、求其和、平均数,变量起名时尽量做到见名知义,如本例中可用变量ZF表示总分,用PJF表示平均分. [精解详析] 算法框图如下: [一点通] 用赋值语句编写算法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并且赋值号左右不能互换. (2)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或符号)的演算(如化简、因式分解等),如y=x2-4=(x+2)(x-2). 4.已知水果店的三种水果标价为香蕉2元/千克,苹果3元/ 千克,梨2.5元/千克.店主为了收款的方便设计了一个算法如下图,则下面框图横线上应填________. 答案:x+y+z 5.半径为r的球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S=4πr2,当r=10时, 写出计算球面的面积的算法,画出算法框图. 解:算法如下: 1.将10赋给变量r. 2.用公式S=4πr2计算球面的面积S. 3.输出球面的面积S. 算法框图如下: 框图如下图所示: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