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新人教必修4)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1/2/7 * 6、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方法论要求: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2021/2/7 * 7、物质和运动辨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原理内容: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方法论要求: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021/2/7 * 8、运动和静止辨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原理内容: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是相对静止的,反对不变论和相对主义、诡辩论。 2021/2/7 * 1.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唯物论”或“辩证唯物论”、“探索世界”知识进行论述时?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材料中……(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要求我们要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材料中……(看材料而定)(3)规律具有客观性。这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要尊重客观规律。材料中…… 2021/2/7 * 1. 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不正确: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因此,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是正确的。但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因此相互制约不正确。 2. 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相互依存。 不正确: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并非相互依存。 3、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不正确: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4、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不正确: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一定是正确);正确的意识才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5、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 不正确: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 易混易错知识点 2021/2/7 * 6、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不正确(注意:颠倒了二者) 7、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不正确:人可以认识规律,但不能改造(创造、改变、消灭)规律。 8、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实践。 不正确: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9、认识既来源于直接经验,又来源于间接经验 错误(注意: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是认识的两种途径) 10、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正确: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2021/2/7 * 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 ①人脑 ②基本路线 ③生产关系 ④思想观念 ⑤国家 ⑥辩证唯物主义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 A 2021/2/7 * 下列关于意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从意识的生理基础来看,它是人脑的特有机能 ③从意识的内容来看,它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④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脑形成的,有了人脑就会有意识,思维的内容则是人脑的产物。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2021/2/7 * 赫拉克利特认为,物质世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这句话包含的物质和运动关系的哲学观点 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②物质是运动的根本特性 ③物质世界是永恒运动的 ④宇宙间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④ c 据报载,某地几年前耗资上百万元修建的喷灌工程,由于脱离当地实际几乎成了摆设,当地百姓称之为“废品工程”。这一材料说明( ) A、意识对事物的发展都具有阻碍作用 B、农民不懂得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C、主观背离客观的主观唯心主义做法最终是要失败的 D、只有正确意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C 在抗震救灾斗争中,我国人民发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精神,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从哲学上看,这一材料表明 A、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B、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