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衡阳市中考数学命题分析.ppt

发布:2017-11-16约2.25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年衡阳市中考数学报告会 —中考数学试题分析及发展趋势 一、试题评析 1、命题依据:《课程标准》、《中考说明》 2、试卷基本情况 试卷分为两卷,第Ⅰ卷是选择题(客观题),第Ⅱ卷是填空题和解答题(主观题),其中解答题包括运算、作图、证明等。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共25题,整卷阅读约为3500字(含图象、图形信息),整卷答题书写量约为2500字。基础知识考查题15道,总分值55分;应用试题(简单及综合)7道,总分值40分;开放性试题3道,总分值25分;探究性问题6道,总分值44分。学科内综合试题9道,总分值共58分。 3、中考试题的特点 关注陕西近三年中考试题,把握中考方向。 近年来试题命制呈现两大特点: 一是稳定性(即试卷结构的稳定性;核心主干知识考查的稳定性;考题对位相对稳定性) 二是变化性。 (1)试卷结构的稳定性 试卷分为卷Ⅰ和卷Ⅱ两部分: 卷Ⅰ为选择题( 1--10) 卷Ⅱ为填空题(11--16) 解答题(17--25) (2)核心主干知识考查的稳定性 选择题和填空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有: 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科学记数法,幂的运算,分解因式,求不等式组的解集;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求解析式,求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探求规律; 求概率,切线的性质和三角函数或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结合,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公式,条形、扇形、折线三种统计图,几何体的三视图,符号感等知识。 (3)考题对位相对稳定性 考题对位相对稳定,主要体现在解答题中: 17.解分式方程或分式方程的化简与求值 7 18.三角形全等的证明。 8 9 10 19.主要考查扇形和条形统计图,并根据图中信息解决问题。 11 12 20.解直角三角形的运用。 13 14 15 21.一次函数的应用. 16 17 22.主要考查利用列举法求概率。 18 19 23.圆与三角形结合的计算与证明题。20 21 22 23 24 25 24.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平移。 25.方案设计,数形结合及图形最值问题。26 考 法 剖 析 规律思考 数与式 ——考题中17题的考法 近几年三角形全等常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结合,考查线段相等的证明。运用的知识主要有平行线、角的性质、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全等的知识。 (1)根据图①、图②,计算八年级“低碳族”人数,并补全上面两个统计图; (2)小丽依据图①、图②提供的信息通过计算认为,与其他两个年级相比,九年级的“低碳族”人数在本年级全体学生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你认为小丽的判断正确吗?说明理由. (11陕西)19.某校有三个年级,各年级的人数分别为七年级600人,八年级540人, 九年级565人,学校为了解学生生活习惯是否符合低碳观念,在全校进行了一次问 卷调查,若学生生活习惯符合低碳观念,则称其为“低碳族”;否则称其为“非低碳族”, 经过统计,将全校的低碳族人数按照年级绘制成如下两幅统计图: 例3.(10陕西)19.某县为了了解“五一”期间该县常住居民出游情况,有关部门随即调查了1600名常住居民,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各题: (1) 补全条形统计图.在扇形统计图中,直接填入出游主要目的是采集发展信息人数的百分数; (2)若该县常住居民共24万人,请估计该县常住居民中,利用“五一”期间出游采集发展信息的人数; (3)综合上述信息,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想. (考查平行投影下测量物体的高度,与 实际生活紧密联系,需构造直角三角形解 决,或者构造相似三角形知识解决问题。) 考 法 剖 析 考题回顾 一次函数——解答题 考 法 剖 析 考题回顾 一次函数——解答题 例6.(11陕西)22.七年级五班在课外活动时进行乒乓球练习,体育委员根据场地情况,将同学分成3人一组,每组用一个球台,甲乙丙三位同学用“手心,手背”游戏(来决定那两个人首先打球,游戏规则是:每人每次随机伸出一只手,出手心或者手背,若出现“两同一异”(即两手心、一手背或者两手背一手心)的情况,则出手心或手背的两个人先打球,另一人裁判,否则继续进行,直到出现“两同一异”为止. (1)请你列出甲、乙、丙三位同学运用“手心、手背”游戏,出手一次出现的所有等可能的情况(用A表示手心,B表示手背); (2)求甲、乙、丙三位同学运用“手心、手背”游戏,出手一次出现“两同一异”的概率. 例5.(10陕西)22.某班毕业联欢会设计了即兴表演节目的模球游戏,游戏采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面装有五个分别标有数字1、2、3、4、5的乒乓球,这些球除数字外,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