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尝试.doc

发布:2018-01-03约2.4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尝试 河北省大名县孙甘店乡南李庄中学 张 志 【摘要】新课程标准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方法;创新;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257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7-0048-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所谓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观察、分析与思考、自主探索,从中获得研究数学问题的成功经验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策略。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呢?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联系生活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新课程标准倡导“应注重体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为学生提供看得到、听得见、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 因此,在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时,数学教师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成为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例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时,我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国庆期间,“新世纪”商场服装大甩卖,店内有一件夹克衫把成本提高50%标价,再以8折(标价的80%)出售,结果获利28元,你知道这件夹克衫的成本是多少元吗?出示问题之后,学生立刻议论起来,我顺势诱导提出问题:哪位同学谈谈你对进价、标价、售价、利润等术语的理解?这时学生兴趣高昂,经过交流,学生明白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我接着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是用什么方法来分析问题的,这??学生探究的兴趣更浓了。许多学生边说边画,好像“手舞足蹈”,经过学生深刻思考与探索可以发现:有的学生利用“线段图示”画出线形示意图分析;有的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更有的学生借助“柱状示意图”来分析。最后利用“售价-进价=利润”这一相等关系列出方程:x+28=(1+50%)x80% ,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在学生完成解答后,我追问:若已知夹克衫的成本是140元,其他条件不变,你能知道商家打几折吗?你能改变题中的部分条件,编出一个应用题,并给出解答吗?这样,学生探究的兴趣更加高涨,课堂教学的气氛生动活泼,使问题探究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为学生提供和设计可以探究的内容 探究学习的内容要蕴涵丰富的数学思维与方法,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有助于教师驾驭教学过程,促进和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学习的内容要保证一定的思维性,体现探究的价值,选择内容要难度适中,处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之上,精简探究的内容,使探究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行教材有很多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的内容,几乎每节课后都有拓展。教材中的“议一议”、“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数学实验室”等都是很好的探究材料。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对精选的材料不仅布置学生去做,更要检查、讲评。 例如,在讲“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后,教师可布置课后拓展作业:你能把1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2个三角形吗?能分成面积相等的4个三角形吗?请与同学交流你的做法。这个题可以留给学生课外讨论解决,然后在下节课评讲。 又如,在讲“走进图形世界”时,教师可让学生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模拟为生产厂家设计一种肥皂包装纸箱,要求尽可能地节约地纸张,并要求学生通过对包装纸箱表面积进行具体计算,作出判断选择。在学生完成后,还可以进行思维拓展。如,用一张正方形的硬纸板制作一个体积尽可能大的无盖的长方体纸盒,应怎样设计?这样教学,使学生经历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丰富了学生对图形世界的认识,发展了他们的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探究的内容,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也有助于学生数学方法的学习与情感体验的获得。 三、合作交流,强化探究的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合作交流,而未来社会也已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在数学教学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