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法及函数模型应用学案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编制人:赵宁 审核人: 领导签字: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根据学习目标,先用15分钟认真预习课本P89到P91,初步掌握并理解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过程,会用二分法解决简单的题目,独立限时完成导学案。
2、本节节胜利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动手的能力,通过用计算器的操作,思辨理解掌握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全过程。
3、课上自纠、小组讨论、展示、点评。
【学习重点】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值的过程。
【学习难点】函数的零点与方程近似解的转化。
一、学习目标
1、准确理解并掌握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过程。
2、积极讨论,踊跃展示,大胆、质颖、探究利用二分解决简单题目的规律。
3、以极度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体现成功的快乐。
二、问题导学(不看不讲)
1、如果能够将 所在范围尽量缩小,那么在一定 的要求下,我们可以得到零点的 ,为了方便,我们通过 方法逐步缩小 所在的范围。
2、对于在区间[a,h]连续不断且 的函数y=f(x), 通过不断地把函数f(x)的零点所在区间 使区间的两个端点 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 。
3、结合精确度ε,用二分法求函数f(x)零点近似值的步骤如下:
(1)确立区间[a,b],验证 给定精确度∑
(2)求区间[a,b]的中点C,则C=
(3)计算
①若f(c)= ,则c就是函数的零点。
②若f(a)·f(c)0,则令 比时原点x0∈( )
③若 f(c)·f(h)0, 则令 比时原点x0∈( )
④判断是否达到精确ε,即若 。
则得到零点的近似值a(或b),否则复(2)-(4)
三、问题导学
例1:(1)已知函数f(x)=lnx+2x-6
在区间(2,3)内有零点,此时f(2)·f(3) 0
在区间(2,5,3)内有零点,此时f(2.5)·f(3) 0
在区间(2.5,2.75)内 零点,此时f(2.5)·f(2.75) 0
还合在区间 内有零点,此时f(2.5)·f( )0
(2)若知点函数的零点在(2.50,2.537)内,由|2.53-2.50|0.1可以得到方框的一个精确度为0.1的近似解为
例2: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用二分法求方程2x+3x=7的近似解(精确度0.1)
四、深化提高(不练不讲)
1、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用二分法求方程在区间(-1,3)上的最大实数根(精确到0.1)
五、课堂小结
1.知识方面:
2.数学思想:
3.①自我评价: (优秀、良好、一般、不理想)
②
六、课后作业
1、设用二分法求方程在内近似解的过程中,计算得到f(1)0,f(1.5)0,f(1.2)0,则方程的根落在区间( )
A.(1,1.25) B.(1.25,1.5) C.(1.5,2) D.不能确定
2、已知函数y=f(x)的零点在区间[0,1]内,欲使零点的近似值的精确度达到0.01,则用二分法取中点的次数的最小值为
课本P92 1、2,P92 习题3.1A组1、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3.1.2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第一课时 正比例和二次函数模型
编制人:赵宁 审核人: 领导签字: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根据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先用15分钟认真预习P95至P98,初步了解和掌握正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模型。
2、本节内容主要培养学生阅读图形、表格的能力。
3、课上自纠、小组讨论、展示、点评。
【学习重点】阅读图形、表格。
【学习难点】建模。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模型,掌握和利用题中的数据及其蕴涵的关系建立数据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2、强化正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以极度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体验图形、表格的魅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