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常识判断学笔习记之科技常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行测常识判断学习笔记之科技常识
一.综述科技:科技是科学和技术
科学按研究对象不同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以及贯穿三个领域的哲学和数学
近代科学中,对人类思维产生深远影响的四大理论:量子力学,相对论,基因理论,系统理论
表述:第一生产力,人类文明的标准,人类进步必须的
二.科技计划和科技革命
火炬计划(88年8月,以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化计划,需要政府资金)
目的:科教兴国战略:发挥科技力量,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
863计划:由政府主导,同时鼓励企业参与,国家级的科研机关和各高等院校是科学研究的主导力量。向要加入此计划的企业需要很好的发展潜力。
973计划:97年6月4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主要基础性科学研究)
星火计划:坚持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坚持技术和体制创新,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加速农村小康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新科技革命:高新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高”:高智力,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高渗透,高竞争
新科技革命的标志——以六大技术群体的崛起为标志:
信息技术是先导,新材料技术将成为支柱,生物技术是核心,空间技术是21世纪技术的外向延伸,海洋技术是21世纪技术的内向拓展,新能源技术群体
经验分享:虽然自己在这帖子里给大家发了很多感慨,但我更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论坛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而且,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总结,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当然,有经济条件的同学,千万不要吝啬,花点小钱在自己的未来上是最值得的,多少年来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既然势在必得,就不要在乎这一刻。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到这里用这个软件训练速读,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比较厉害的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是给我帮助非常大的学习技巧,极力的推荐给大家.(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
生活环境科学常识例讲
环境有关: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主要是二氧化碳造成的。
酸雨(PH值低于5.6的雨):煤石油天然气会产生二氧化氮和氮氧化物在空中形成酸雨。
臭氧层
距地面15-35公里区域处集中了大气中90%的臭氧,平流层这一区域称为臭氧层
冰箱的氟利昂破坏臭氧层
人体健康
白血病——血癌“白细胞”
中都:一氧化碳(燃气没有充分燃烧),一氧化氮
高原反应——缺氧(无法燃烧)
高空反应——压力
基因组合,DNA,人的遗传因素
2008诺贝尔奖 钱永健发现了绿色荧光蛋白(GFP)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8年国家最高科技奖 北京大学徐光宪 稀土 北京天坛医院的王忠诚 神经外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