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罗佩斯的设计思想特点与转变.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格罗佩斯的设计思想特点与转变
随着近年来中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设计对经济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艺术已经成为了当今中国的一个很大的重要生产力,这也无法避免的使得人们对前人的艺术作品与思想展开研究。随着这种社会商业化,经济审美化,设计专业化的趋势需求下,中国许多的设计院校接连开设了艺术类专业,并吸引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也吸引到了许多的学子前来求学。那么在探寻世界的现代设计发展的根源以及发展历程与趋势的过程中,我认为深度探讨一下世界上第一所设计学院的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的设计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在世界上的设计思想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并且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并生出新的衍生内容。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年5月18日生于德国 柏林,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 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 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父亲也是一位建筑师。1969年7月5日卒于美国 波士顿。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1945年同他人合作创办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以建筑师为主的设计事务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界所推崇。本文打算从二战前后,分别分析格罗佩斯的设计思想。
二战前期,也就是二十世纪初期,工业技术发展非常迅猛,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这也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虽然当时英国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还有欧美地区的“新艺术运动”发展迅猛,势头猛烈,但是由于担心大工业时代下的生产模式会造成产品的形式单调,并且与精英主义相背离,所以当时的艺术家们并没有把普通大众列为他们自己的设计与服务对象。当时的格罗佩斯已然小有名头,他的认识与思想可追溯到莫里斯的人道主义、贝伦斯的激进思想、维尔德的技术是 产生欣慰画的重要因素和莱特的个性自由与持续发展的有机创造等,可谓是集精华于一身。但是德培罗斯积极的参加各种以工艺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各界艺术活动,并且非常关注经济问题。在与瑞士建筑家勒.考博西尔的谈话中,更加坚定了其把建筑艺术的最高要求看作是解决视觉的需要的观念。同时,格罗佩斯认为:“抽象形式的具体特点在于它并非联系到生活的形象,而是联系到生活自身。”“我希望能够为社会提供大众化的建筑、产品,使人人都享受设计。”这种民主思想贯穿了格洛佩斯的前半生。
二战后期,在担任哈佛建筑学院教授期间,格洛佩斯在设计方面的思想又有了新的转变、新的认识。当时的他认为,新时代的人们需要充分的展示自我,而对于建筑师来说,对视觉环境,凳子椅子衣柜,房子乃至城市都需要经过这样的设计的过程。也就是对特殊的需要以及其涉及到的部分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改善。但是由于当时的时代局限性以及材料、技术并为涉及到先前的形式和风格,所以他非常急迫的对社会的问题寻求了各自的解决方案,为技术和有创造力的设计师方面构筑了沟通的桥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