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讲解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构造柱样板 构造柱模板 构造柱钢筋 构造柱混凝土 牛腿超高至少50mm 四、砌体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 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准备 1、熟悉图纸,掌握砌筑工程各技术要求。 2、砌筑工程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下表) 2、楼层清理完毕,完成工作面移交手续 3、砌体放线(墙体线及墙体控制线) 门洞口处要有明显标识 4、拉结筋焊接及构造植筋 砌体放线检查合格后,对墙体拉接筋、构造柱、门过梁等进行植筋,其锚固长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植筋位置根据不同梁高组砌排砖按“倒排法” 确定位置,钻孔深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植筋深度不得小于10d(d为钢筋植筋)。 拉结筋焊接长度不少于10d-12d 拉结筋植筋构造要求 拉结筋植筋构造 500 500 500 500 砌体拉接筋的长度取墙长的1/5且不应小于1000mm。 楼梯间、人流通道填充墙和外墙填充墙沿高度方向拉结筋通长设置。 灰缝统一按10mm,允许范围8-12mm, 墙拉筋最大间距不得超过500-600mm。 以砖高115mm为例 构造柱植筋构造要求 构造柱的设置:建筑外墙的阳角和阴角;宽度大于1.8m的洞口的两侧(7.4);楼梯间、电梯间四角(无柱、砼墙时);平面悬墙端部;墙长大于5米或超过层高2倍时墙长中部;应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结构说明7) 纵筋搭接长度必须满足600mm,搭接区域箍筋按要求加密设置。 过梁植筋要求 门窗过梁植筋时,以楼层结构上1m标高线来控制过梁植筋的高度。 施工过程控制 材料控制 组砌方式控制 砼导墙浇筑质量控制 砂浆配合比及添加剂掺量的控制 样板带路制度 工艺要点控制 加强技术交底 材料控制 施工管理人员参与库房收货,对不符合要求的砌块进行退回处理,不允许不合格的砌块用与施工现场。 检查内容:几何尺寸、是否缺棱掉角、是否欠火或过火 严禁干砖上楼层.若砌块在楼层内搁置过久,砌筑前要浇水湿润 组砌方式 丁字部位组砌方式 转角部位组砌方式 砼柱、墙相接部位组砌方式 窗洞口处组砌方式 门洞口处组砌方式 构造柱的组砌方式 混凝土导墙浇筑质量控制 所有卫生间墙根按图纸要求采用C25钢筋混凝土(200㎜高、宽同墙厚)进行浇筑。 砼导墙的平面位置要与墙体保持一致。 浇筑密实,表面收平。 导墙模板规范牢固 模板定位钢筋 导墙底部凿毛;导墙浇筑密实,表面收平,门洞口尺寸留设准确,做到工完料尽场清。 砂浆配合比及添加剂掺量的控制 砌体施工前,对砂、水泥进行原材料取样送检,做配合比试验。砌体砂浆搅拌要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计量搅拌。 按照配合比的要求,根据现场搅拌机的容量计算出每搅拌一罐砂浆需在搅拌机里面加多少砂和水泥。水泥的掺量以整袋来控制。 在砂浆搅拌站前挂配合比牌。 水泥以整袋来控制,根据水泥的用量来控制河沙的用量 样板带路制度 先砌筑三皮实心砖,检查门洞口位置及尺寸,上报监理及甲方检查无误后再进行砌筑,避免大量返工。 现场样板点评 砌体样板墙完成后,上报项目部,由项目部组织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质监站进行检查验收。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质监站对砌体作法提出意见;各劳务班组根据提出的意见进行整改处理。 针对砌体样板验收中的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调整,最终形成砌体样板固化。然后按砌体样板的作法展开大面积施工。 1、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必须在拌制好后3h或4 h内使用完毕,严禁使用隔夜砂浆,(做到工完场清料尽)。如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分别在拌成后2h和3h内使用完毕。砂浆使用时,如出现泌水现象,应在砌筑前再次拌合。 2、砌体施工前,应先将基础面或楼地面按标高找平,然后按图纸放出第一皮砌砖的轴线、边线和洞口线,以后按砌块排列图依次砌筑 ,砌筑必须树皮数杆,(无皮数杆不要砌墙)。 3、采用多孔砖、空心砖砌筑填充墙时,组砌方法应正确,多孔砖、空心砖的砌筑应采用全顺侧砌,上下皮竖缝相互错开1/2砖长,墙底部应砌三皮煤矸石实心砖(所有的砌体要求勾缝)。 砌筑要求 砌筑工艺要点控制 砌筑前先在砼墙上划皮数线,在转角处立皮数杆。根据墙高采用确定砌块皮数,然后根据砖模数进行排砖。 砌体采用“三一”砌筑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竖向灰缝双面打灰。 每匹墙灰缝宽度控制应一致。 灰缝应横平竖直、粗细均匀,砂浆饱满度不低于80%。 后塞灰缝统一按8mm控制 灰缝统一按10mm控制 墙面双面勾缝及清理 墙面双面勾缝并及时扫缝(同时标明正反面),落地灰及时回收利用。 为确保洞口两侧平整度满足实测实量要求,所有洞口必须拉通线砌筑 门窗过梁控制要求 门过梁支模牢固,确保浇筑时不胀模。所有门窗过梁安装必须统一以建筑标高1米线进行控制,门窗洞口高度尺寸按固化图尺寸要求进行留设。 结施7.11抱框 搁置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