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RT简介PPT演示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血管通路 1 2 3 材料:双腔血滤管,为一单针双腔导管。 部位: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导管流量:新生儿、婴幼儿:10-20ml/kg.min;儿童:4-6ml/kg.min;成人:2-4ml/kg.min。 * 右颈内静脉 股静脉 左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 RRT置管位置选择 * 颈内静脉常需要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等监测血流动力学 1 患者大多卧床 2 开放气道患者较多,颈内静脉置管增加感染风险。 3 ICU中常选择股静脉 * 材质: 聚氨酯 硅胶 聚乙烯 四氟乙烯 非隧道式导管: 双腔导管 三腔导管 血液净化导管 * 导管构成与特点 * 可塑形YOU-BENDYANCHATM延长管 可旋转缝合翼 G+ARD抗菌技术 柔软尖端 血液净化导管的外部结构 * 管腔结构(横截面): 同心圆内外排列 侧侧排列 血液净化导管的内部结构 * 血液净化导管的结构 * 引血端:血液引出端;远心端侧开孔 引血压:负压;负压不能过大(不超过-300mmHg)过大引起RBC,血管壁损伤 回血端:血液回流端;近心端侧开孔 回血压:正压;正压压力≤150mmHg,压力过大提示管腔阻塞,血液回流受阻。 引血端与回血端 * 目前临床应用的双控导管可达350-450ml/min 基本要求 血流量>200ml/min IRRT 需要血流量 250-400ml/min CRRT需要血流量 180-200ml/min 导管的基本血流量 * 管尖位置是保证血流量、减少再循环的重要因素 右侧颈内静脉12-15cm,左侧颈内经脉15-20cm;股静脉导管20-25cm 导管尖端位置 * 导管尖端位置与血流量的关系 * 血液滤过置换基础液 * 血液滤过置换基础液用法 * 血液滤过置换基础液输入方法 * 血液滤过置换基础液输入方法 * 成人 35-45ml/kg/h 儿童 1-1.5L/kg.D 血液滤过置换基础液用量 * 01 尽量减 轻滤器 和管路 对凝血 系统的 激活效应 02 长期保持 滤器与体 外管路的 开放功能 03 最低的出 血风险和发生率 CRRT抗凝 * 用量小,可以维持足够的体外滤器和血路开放时间 检测方法简便易行,可床旁进行 对管路和滤器的生物相容性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 有合适的拮抗剂以对抗过量 作用时间短,且抗凝作用局限于滤器内 长期使用无严重不良反应 抗凝药物要求 * 原则是个体化,动态化调整 1 采用前稀释,置换液剂量和血流量较大的患者可以适当减少抗凝剂用量。 2 采用后稀释,置换液剂量和血流量较小的患者应增加抗凝剂用量。 3 合理选择抗凝药物和剂量 * 第 * 页 * * * * * * CRRT简介 * What is CRRT Constitu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RRT Application of CRRT 1 2 3 CONTENTS * 1 What is CRRT * CRRT定义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它包含了所有连续性地清除溶质,对脏器功能起支持作用的各种血液净化技术。 * 特点 以一种更符合机体生理特性的方式,连续地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调节酸碱和电解质的平衡,来有效地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 特点 其更符合生理状态,能较好地维护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容量波动小,溶质清除率高,有利于营养改善及清除细胞因子,从而改善危重ARF患者的预后。 * 2 Constitu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RRT * CRRT的构成与实施 * A B C 提供充分的血流量 持续血滤150-200ml/min 持久的开放性 无官腔的阻塞,打折,血栓形成 对血管内皮损伤小 静脉血栓形成,狭窄风险最小 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是充分肾脏替代治疗的绝对必要条件 血管通路 1 2 临时 永久 动脉-静脉; 静脉-静脉(直接穿刺,中心静 脉穿刺) 动静脉内瘘; 皮下隧道----带扣深静脉导管 * 第 * 页 * * * *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