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个人信息综合法律保护模式研究.pdf

发布:2023-02-07约4.64万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个人信息综合法律保护模式研究 摘 要 在大数据背景之下,个人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引起公众注意,被称为信 息时代的黄金和石油。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处理方式的转变,个 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越来越高,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了人 们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对此必须加强个人信息法律保护。个人信息综合法律保 护模式是对这一问题的有力回应,将公法和私法结合起来,公、私法齐发力共同推进, 同时加强二者之间的协调、衔接,以确保个人信息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因此, 对个人信息综合法律保护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于个人信息综合法律保护模式的研究,首先从基本理论层面进行分析,这一部 分先从界定个人信息的内涵、外延、特征、相关概念开始,而后论述个人信息综合法 律保护模式的必要性,说明纯公法和纯私法单方面的保护已经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发 展,综合法律保护模式具有整合优势。接着分析了个人信息综合法律保护模式存在的 问题,这些问题大致包括公法保护、私法保护、公私法协调性三个方面。在公法保护 层面,行政机关基于职权对个人信息进行收集、公开时有可能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权 益,同时行政监管机制有缺陷,包括立法规定不明确和行政监管力度差。在私法保护 层面,私法保护定位不清晰,对个人信息的权属存在争议,分为 “权利说”和 “利益 说”两派;私法保护适用范围不明确,混淆了个人信息私法保护和公法保护的逻辑和 功能;私法保护所占比重小,呈现公法保护为主的局面。在公、私法衔接层面,公、 私法协调性不足,民法和行政法、刑法衔接不到位;同时由于缺乏相关配套措施,实 践难度很大。欧盟、美国和日本对于个人信息综合法律保护模式的研究具有代表性和 前瞻性,通过解读域外的立法保护模式可以为我国综合法律保护模式的完善提供借鉴 与参考。 基于此,首先可以通过健全个人信息收集制度、完善个人信息公开制度和个人信 息保护的行政监管机制,最大力度打击个人信息保护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以此解决公 法保护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在私法保护层面,将个人信息权益作为个人信息权 加以保护,以明确私法保护定位;明晰私法保护标准,区分公、私法保护的界限,以 便于厘清私法保护范围;最大程度的运用好现行的私法保护规范,加强个人信息私法 保护。最后加强民法和行政法、刑法的衔接,秉持 《个人信息保护法》和 《民法典》 迈向合作的理念,及时出台相关配套措施,从而加强公、私法的协调性。 关键词:个人信息;公法保护;私法保护;综合法律保护模式 1 个人信息综合法律保护模式研究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2 一、国内研究现状 2 二、国外研究现状4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4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5 一、研究思路 5 二、研究方法 5 第四节 创新及不足之处 6 一、主要创新6 二、不足之处6 第二章 个人信息综合法律保护模式的基本理论7 第一节 个人信息的界定 7 一、个人信息的内涵 7 二、个人信息的外延 8 三、个人信息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8 四、个人信息的特征 10 第二节 个人信息综合法律保护模式的必要性 12 一、纯公法保护模式的困境 12 二、纯私法保护模式的不足 13 三、综合法律保护模式具有整合优势 13 第三章 我国个人信息综合法律保护模式存在的问题16 第一节 综合法律保护模式中公法保护层面的不足 16 一、个人信息收集有不足 16 二、个人信息公开有局限 16 1 目录 三、行政监管机制有缺陷 17 第二节 综合法律保护模式中私法保护层面的缺陷 18 一、私法保护定位不清晰 18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