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概述性内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营养学
一、目前中国居民的健康状况
(一)疾病谱的改变
1、五十年代,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8岁,造成死亡的疾病主要有: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2、六十年代,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57岁.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有统计.
3、进入二十一世纪,国人的平均寿命是67.8岁,疾病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老年慢性退行性疾成为造成死亡的头号杀手.中毒性肝损伤
2001年,卫生部对中国城市人口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占据前五位的是:
癌症占31%
脑血管疾病占25%
心脏病占21%
呼吸系统疾病占16%
损伤和中毒占7%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今后十年,全球将有4亿人口死于心脏病、癌症及糖尿病。
(二)2004年国家卫生部公布对全国居民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
高血压>1 .6亿,占18.8%
高血脂>1 .6亿,占18.6%
体重超重者> 2亿,占22.8%
肥胖者> 8000万,占7.1%
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者> 6000万
现在我国15岁—64岁的劳动人口中间,慢性病的发生率已经达到52%,死亡已经占了30%
高级知识分子过劳死的问题
国家卫生部对1998~2003年这六年来,现职的科学家平均死亡年龄做了一个统计,发现只有52.23岁.
亚健康的问题
健康15% 亚健康75% 疾病10%
慢性病的患病原因:
(一)营养保健知识匮乏:
(二)饮食结构不合理:
1、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
2、谷类食物消费偏低
3、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4、高盐饮食,高糖饮食.
(三)运动量不够:
能量摄入多、消耗少,造成三高(血脂,血糖,血粘)
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搞了一项调查发现,中国人平均身高下降了3公分,体重增加了3公斤.
概 述
营养:nutrition
营:谋求 ,养:养生。
营养:谋求养生。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生理作用和有益影响的科学。
发展史
[中国]
1、古代
(1)距今一万至4000年前,发明了酒,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距今3000年前,商代,出现了药酒
(3)周代 食医、疾医、疡医、兽医,“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欲、六膳…”,认为食养居于术养、药养等养生之首
(4)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黄帝内经·素问》中即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模式。
五谷 黍、稷、菽、麦、稻(麻)
五菜 葵、韭、葱、蒜、蔓菁(萝卜)
五畜 牛、羊、猪、犬、鸡
五果 枣、李、桑、杏、桃
(5)《内经·素问 》 将食物分为
温、凉、寒、热 四性
酸、辛、咸、苦、甘 五味。
(6) 东晋 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豆类及乳类治疗脚气病
(7) 齐代 陶宏景 第一个发现了维生素A
(8) 隋朝 巢元方 对夜盲症有详细描述
(9) 元 忽必慧 《饮膳正要》
(10)明 高濂 《遵生八笺》
(11)清 沈李龙 《食用本草》
2、近代
(1)初建期 1913年~1924年,侯祥川出国学成创立营养学,食物营养素分析
(2)发展期1927年~1949年,成分分析、营养调查、缺乏病、1939年提出我国营养素供给量建议
(3)迅速发展期1949年~1965年,设立研究机构、提出许多营养标准、对克山病、脚气病研究
1952年第一本食物成分表、
1958年第一次营养调查、
1963年对RDA进行修订
(4)挫折期 1966~1976年
(5)恢复期 1976~1981年
恢复机构与期刊1982年、1992年、2002年第二、三、四次营养调查
1981年、1988年、2000年修订供给量标准,2000年DRI
1992年、1997年膳食指南、平衡膳食宝塔
1981年、1991年、2002年修订食物成分表
食物发展纲要、营养改善行动计划、营养与疾病的研究、新资源开发。
[国外]
1、古代
公元前400年 Hippocrate创立营养学
2、近代
(1)启蒙期
KW Scheel, J Priestly 氮 、氢 、二氧化碳
Romonsov 物质守恒
Mendeleer 元素周期律
Lavoisier 呼吸是氧化燃烧
(2)鼎盛时期
Liebig 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