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
定义
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Mallory-Weiss Syndrome)是指因频繁的剧烈呕吐,或因腹内压骤然增加的其它情况(如剧烈咳嗽、举重、用力排便等),导致食管下部和/或食管胃贲门连接处或胃粘膜撕裂而引起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的症候群。
诊断依据
1.有导致腹内压增高的诱因和明显病史。
2.频繁呕吐,继之呕血的临床表现。
3.X线气钡双重造影、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和纤维内镜检查有确诊价值。
治疗措施
保守疗法
镇静止吐、减少或避免腹压增加、补充血容量、药物止血和介入治疗等
手术结扎出血血管、缝合撕裂粘膜。
辅助检查
X线气钡双重造影可见不规则充盈缺损,有时钡剂位于溃疡龛影内,有时可看到出血灶附近的钡剂位于溃疡龛影内,有时可看到出血灶附近的钡剂充盈缺损区。
纤维内镜检查 发病后24~48小时行急诊内镜,可见食管和胃的交界处、食管远端粘膜下层纵行撕裂,多为单发,也可有多发,病变轻者仅见一条出血性裂痕,周围粘膜炎症反应不明显,病变重者,裂痕局部常覆盖凝血块,边缘可有新鲜出血,周围粘膜充血水肿。
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可检出速度为每分钟0.5ml的出血,可见造影剂自食管和胃的交界处溢出,沿食管上或下流动,可显示食管粘膜的轮廓,适用于钡餐、内镜检查阴性的患者。
鉴别诊断
需与自发性食管破裂、消化性溃疡、糜烂性出血性胃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相鉴别。
有关杂志报道
危险因素
复习内镜检查记录,以筛选内镜确诊的MWT病人 ,共评价73 例 ,男64 例, 女9 例。
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饮酒史,共32 例(44 %) 。其他酗酒13 例(18 %) ,抗凝治疗7 例(10 %) ,其他凝血病6 例( 8 %) , 使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17 例(23 %) ,最初非血性呕吐11 例(15 %) ,食管裂孔疝12 例(16 %) ,另有17 例(23 %) 无危险因素可寻。
[ 英]/KortasDY.∥AmJGas2troenterol122001 ,96 (10) 12 2683~26851
内镜特征
胃镜检查11 800例,共检出Mallory2Weiss 综合征46 例
内镜下均可见纵形撕裂,长度0.15~3. 0 cm 不等,其中≤1 cm 38 处,1~2 cm 16 处, 2 cm 4 处。36 例为1 处撕裂,8 例为2 处,2 例为3 处。撕裂限于食管远端者26 例,位于食管远端达贲门者11 例,限于贲门部者9 例。胃镜检查所致者进镜时正常,退镜时已有撕裂伴鲜红色渗血。
出血后24 h 内检查者见撕裂较整齐,裂口内覆盖褐色血痂8 例,2 例仍见有渗血。24~48 h 检查者见裂口充血水肿,18例见褐色痂覆盖,1 例有少量渗血,6 例无血痂,有黄色苔覆盖。48 h 以后检查者2 例少量血痂覆盖夹杂黄苔,2 例覆盖黄色苔,1 例撕裂处接近愈合,覆少量薄白苔。
误诊原因
收治6 例,术前均未得到正确诊断。
2 例术前未做纤维胃镜检查。4 例术前行纤维胃镜检查时,因胃腔内积血较多,未能明确诊断。
6 例均以“消化道溃疡并出血”或“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施行手术。其中2 例术中未探明出血来源,盲目施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短期内出血而二次手术,发现贲门部粘膜撕裂出血,行缝合后出血停止。其余4 例均于首次术中发现食管贲门处粘膜撕裂出血,行贲门部胃粘膜缝合术,术后未再出血。
南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程仁洪等报道
治疗
内镜微波治疗胃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
34例有活动性出血的胃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病例随机分组,实验组应用内镜微波治疗,对照组经内镜局部用药。
方法:内镜直视下将同轴电缆导线电极超出镜端2cm ,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形状电极,球状、圆柱状电极紧贴出血处或尖形电极直接刺入粘膜下固化治疗。
结果:内镜微波治疗组一次止血率明显高于局部用药组( P 0. 01) ,两者对裂伤粘膜愈合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内镜治疗未见远期并发症。
结论:内镜微波治疗胃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治疗效果肯定,方法简便,恰当使用能避免外科手术。
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杨毅军等
治疗
动脉栓塞治疗Mallory2Weiss 综合征
治17 例,其中15 例经保守和(或) 内镜下治疗止血成功,对2 例失败的患者我们采用了介入栓塞治疗取得成功。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介入科孙儒泉等
方法结果如下
方法
在DSA 下采用Seldinger 技术经股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