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W机组MCS 简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模拟量控制系统(MCS) 系统说明2. 1 机炉协调控制 本机组的机炉协调控制设计了四种运行方式,根据锅炉主控和汽机主控两个操作器的状态组合,分别形成以下四种运行方式基本方式 BASE:(锅炉主控手动,汽机主控手动);锅炉跟随方式:(锅炉主控自动,汽机手动,此时锅炉控制主汽压力);汽机跟随方式:(锅炉主控手动,汽机主控自动,此时汽机控制主汽压力);协调方式: (锅炉、汽机均在自动,此时锅炉主要控制主汽压力,汽机主要控制负荷);按照设计,机组正常运行时应该运行在机炉协调方式。本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采用以锅炉跟踪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汽机调门以控制负荷为主,用锅炉燃烧率控制主汽压力,当主汽压力偏差过大时,汽机侧协助锅炉调压。在机炉协调控制方式下,机组的目标负荷可以由运行人员手动设定,也可投入AGC方式,接受中调来的负荷指令。本设计方案对锅炉侧采用水跟煤的控制方案,即用燃料量校正主汽压力的稳态偏差,燃料量改变时,根据一个函数发生器改变给水流量设定值,以粗调水煤比,用主给水流量校正中间点温度的稳态偏差。2. 1. 1 AGC投入允许条件 机组在机炉协调控制方式,中调负荷指令 (来自AGC) 与目标负荷设定值偏差小于60MW(可调整)时允许运行人员手动投入AGC功能。2. 1. 2 AGC强制退出条件 机组控制不在协调方式、发电机调度端AGC退出命令、中调负荷信号故障或遥控装置不正常时AGC功能强制退出。2. 1. 3 机组负荷指令信号中调来的机组负荷指令或运行人员手动设定的目标负荷经速率限制和机组负荷上、下限限制后作为机组的负荷指令信号。2. 2 机组目标负荷、负荷上限和下限、目标负荷变化率的设定2. 2. 1 机组目标负荷设定a、在协调控制方式没有投入时,机组目标负荷设定值跟踪发电机实际功率。b、AGC没有投入时,中调负荷指令应该跟踪机组目标负荷。c、机炉协调控制方式投入:在“协调控制”画面可以看到在画面左右分别有锅炉主控和汽机主控操作器,在该画面上将汽机主控和锅炉主控操作器同时投入自动方式,即进入机炉协调控制方式。关于汽机主控和锅炉主控操作器投入自动的联锁条件见下文。2. 2. 2 机组负荷上限和下限值设定 机炉协调控制方式没有投入时,机组负荷上限设定值强制为发电机实际功率加20 MW(可调整),下限设定值强制为发电机实际功率减20 MW(可调整)。这样在投入协调控制方式前,运行人员不需要手动设定机组负荷上下限值。在投入协调控制方式后,运行人员可根据需要手动设定机组负荷上限和下限值。逻辑中考虑了机组负荷下限值不能高于上限值和上限值不能低于下限值的连锁。2. 2. 3 机组目标负荷变化率的设定运行员可以手动设定机组负荷变化率。2. 3 机组一次调频投入2. 3. 1 机组一次调频投入允许条件:机炉协调控制方式投入。2. 3. 2 机组一次调频投入强制退出条件:不在机炉协调控制方式或发电机频率信号故障时,机组一次调频功能强制退出。2. 3. 3 机组一次调频功能投入方法: 在协调控制画面上投入。2. 4 主汽压力设定2.4.1锅炉主控和汽机主控操作器都没有投入自动时,机组主汽压力设定值跟踪机侧实际主汽压力。2.4.2在锅炉跟踪方式、汽机跟踪方式和机炉协调方式时,主汽压力设定值可以由运行人员手动设定。2.4.3在协调控制方式或汽机跟踪方式投入时,如果选择压力自动运行方式时,这时机组主汽压力设定值根据机组负荷对应的滑压曲线自动设定。2.4.4主汽压力设定值的投入和设定在协调控制画面上操作。2. 5 主汽压力自动运行的投入2.5.1主汽压力自动运行的投入允许条件:协调投入或汽机跟踪方式投入且主汽压力自动设定值和手动设定值的偏差小于0.3MPa。2.5.2主汽压力自动运行的强制退出条件:不在汽机跟踪方式机组目标负荷小于90 MW(可调整)2.5.3主汽压力自动运行投入方法:在协调控制画面可以进行压力自动、压力手动的切换操作。2. 6 锅炉跟踪方式下锅炉主控指令的形成2.6.1在锅炉跟踪方式未投入时,锅炉跟踪方式下锅炉主控指令跟踪锅炉主控的输出。2.6.2根据汽机调节级压力、汽机主汽压力和主汽压力设定值三个信号组合成的汽机能量需求信号作为锅炉主控指令(要求锅炉燃料量)的前馈。2. 7 协调控制方式下锅炉主控指令的形成2.7.1在协调控制方式未投入时,机炉协调方式下锅炉主指令跟踪锅炉主控的输出。2.7.2将机组目标负荷的比例加微分信号作为锅炉主控指令前馈(要求锅炉燃料量)。当压力设定值改变时,通过微分环节作为锅炉主控指令前馈。2. 8 锅炉主控(P106)2.8.1在下列情况下锅炉主控强制手动: 汽机主汽压力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