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风险识别与防范.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第 PAGE 1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隧道工程风险识别与防范
第一节??? 凿孔开挖 1.危害识别 ⑴开挖工作面上,有松动的石、土块掉落,造成人员砸伤事故。 ⑵采纳风钻钻眼时,机身、螺栓、卡套、弹簧和支架不完好或管子接头不牢,造成人员损害事故。 ⑶电钻钻眼时,绝缘不好,易发生触电事故。 ⑷钻孔台车行走速度过快、倾斜,导致意外事故。 ⑸钻孔作业时噪声过大,易损伤人员听觉器官。 ⑹钻孔作业时产生大量粉尘,易使人员肺、呼吸系统感染。 ⑺供给钻孔风压的风管漏风,易造成风管沿线的人员损害事故或机械损伤。 2.削减措施 ⑴开挖前,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检查支护是否坚固。 ⑵采纳风钻钻眼时,应先检查机身、螺栓、卡套、弹簧和支架是否正常完好,管子接头是否坚固、有无漏风等现象。 ⑶采纳电钻钻眼,应检查电钻绝缘线有无破损,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 ⑷钻孔台车进洞时要有专人指挥,行走速度不得过快和倾斜。 ⑸作业人员必需配备耳塞,并适当调整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削减噪音接触时间;还须改造设备排气消声系统。 ⑹凿眼时禁止无水钻孔,钻孔前先供水再供风;作业人员必需配戴防尘口罩。 ⑺风管使用前进行试压,并对风管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 第二节?? 爆破施工 1.危害识别 ⑴洞内爆破,爆破人员未经专业培训,造成人员损害事故。 ⑵在工房外加工爆破器材,易造成人员损害事故。 ⑶爆破作业和爆破器材加工人员,穿着化纤衣物,导致爆炸事故。 ⑷爆破安全距离不够,造成人员炸伤事故。 ⑸装药前,爆破工作面不坚固,炮眼不符合要求,造成意外爆破损害事故。 ⑹火花起爆时,现场有明火,导致炸伤事故。 ⑺采纳电雷管爆破时,漏电引爆,造成人员炸伤事故。 ⑻出现盲炮时,处理不当,造成人员损害事故。 2.削减措施 ⑴爆破必需由经过专业培训且持有爆破操作合格证的人员进行爆破作业。 ⑵爆破器材加工房应设在安全地点,严禁在加工房以外的地点改制和加工爆破器材。 ⑶爆破作业和爆破器材加工人员,严禁穿着化纤衣物。 ⑷进行爆破时,全部人员应撤离现场,并按规定确定安全距离。 ⑸装药前应确认爆破工作面支护坚固;炮眼内的泥浆、石粉应吹洗洁净;刚打好的炮眼热度过高,不得马上装药。 ⑹火花起爆时,严禁明火点炮。导火索长度应保证人员能撤至安全地点。 ⑺采纳电雷管爆破时,应加强洞内电源的管理,防止漏电引爆。 ⑻发觉盲炮时,必需由原爆破人员按规定处理,避开使用无效火工品并确认正确装药、连线、起爆等,其他人员应撤至安全地点。 第三节?? 洞内运输 1.危害识别 ⑴进洞车辆制动失灵、人料混载,造成人员损害事故。 ⑵全部运载车辆超载、超宽、超高运输或物件捆扎不牢,造成意外损伤事故。 ⑶进出隧道的人员扒车、追车或搭车,易造成人员损害事故。 ⑷洞内采纳有轨运输时,轨道铺设不合格,轨道上有废渣,造成翻车伤人事故。 ⑸洞内采纳无轨运输时,洞内超车、车辆碰撞或路面不平,易造成意外损害事故。 ⑹爆破器材运送过程中,不按规定要求运输,易造成爆破器材丢失或爆破损害事故。 2.削减措施 ⑴各类进洞车辆必需处于完好状态,制动有效,严禁人料混载。 ⑵全部运载车辆不准超载、超宽、超高运输,运输物件应捆扎坚固。 ⑶进出隧道的人员应走人行道,不得与机械或车辆抢道,严禁扒车,追车或搭车。 ⑷洞内有轨运输时,单纯双线轨道应保证车距,线路两侧的废渣和余料应随时清理洁净。 ⑸洞内无轨运输时,洞内车辆不得超速、超车,洞内应设有照明,路面要求平整。 ⑹爆破器材运送时,运输车应严格根据有关规定运输。 第四节??? 隧道支护施工 1.危害识别 ⑴施工期间,支护损坏或变形时,塌方易造成人员损害。 ⑵洞口地段和洞内水平坑道与帮助坑道的连接处,易发生坍塌损害事故。 ⑶洞内支护不准时或质量不合格,易塌方造成人员损害。 ⑷支撑立柱置于废渣或活动的石头上,易坠落造成人员损害事故。 ⑸安装钢支架,吊装和高处作业,易造成碰伤和坠落事故。 ⑹爆破后的危石,喷锚支护的脚手架不坚固,造成意外人员损害事故。 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