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锅启动系统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 要
介绍了国产600MW超临界机组锅炉启动系统结构及运行特性,阐述了启动系统的结构,启动系统的流程以及运行特性,分析了各种启动系统之间的不同(包括安全性,经济性等)以及不同设备运行对于启动系统运行的影响等。
关键词:超临界机组 启动系统 结构特性 运行特性
Abstract
Introduced domestic 600MW Supercritical Boiler Start System structure an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described the structure of the boot system, boot the system processes, and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fferent promoter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ystems (including security, economy, etc.) and start the system running for different devices running on and so on.
Keywords:Supercritical units;Start System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64058217 第一章 前 言 PAGEREF _Toc264058217 \h 3
HYPERLINK \l _Toc264058218 第二章 600MW超临界锅炉主要系统 PAGEREF _Toc264058218 \h 5
HYPERLINK \l _Toc264058219 第三章 超临界锅炉启动系统 PAGEREF _Toc264058219 \h 9
HYPERLINK \l _Toc264058220 第一节 超临界锅炉启动系统的结构 PAGEREF _Toc264058220 \h 9
HYPERLINK \l _Toc264058221 第二节 超临界锅炉启动系统的分类 PAGEREF _Toc264058221 \h 12
HYPERLINK \l _Toc264058222 第三节 锅炉启动系统的比较 PAGEREF _Toc264058222 \h 15
HYPERLINK \l _Toc264058223 第四章 超临界锅炉启动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PAGEREF _Toc264058223 \h 17
HYPERLINK \l _Toc264058224 HYPERLINK \l _Toc264058225 第五章 结束语 20
HYPERLINK \l _Toc264058226 参考文献 21
HYPERLINK \l _Toc264058227 附录 22
第一章 前 言
一、超临界机组发展背景
火电机组的发展已历经百年,发达国家超临界机组运用已有40多年的历史,1963年,前苏联第一台3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投入运行,机组参数为23.5Mpa/580℃/565℃。才使该项技术应用有所突破,由于能源紧缺的局面日益凸显,为提高发电效率和降低煤耗必须不断提高蒸汽初参数。60年代,美国、西德、日本相继仿造,但因缺少高性能耐热钢,被迫将机组降到超临界参数运行,直到1978年美国研制成功铁素体耐热钢T/P91,为超临界机组提供了条件。
二﹑国内超临界机组发展概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电力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火力发电在电力资源中占据主导地位,积极建设低煤耗,大容量的超临界火电机组和发展超临界火电机组技术势在必行。由于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具有煤耗低,环保性能好,技术含量高等特点,成为国际上燃煤发电机组的重要发展方向。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发展超临界机组,有利于降低我国平均共电煤耗,有利于电网调峰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有利于保持生态环境,提高环保水平(节能环保),有利于技术跨越创建国际一流的火力发电厂。我国从事直流锅炉的制造厂家有上海锅炉厂,哈尔滨锅炉厂和东方电气集团公司。1988年6月,在“多家办电、集资办电”政策推动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由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利用外资在石洞口第二电厂建成我国第一台60万千瓦超临界发电机组。该机组是当时中国热效率最高的机组,供电煤耗稳定在312克/千瓦时,比华东电网最好的6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少10克/千瓦时,全年可节煤9万吨,在可靠性、等效可用系数等指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此,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超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