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煤堆自燃的措施.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第 PAGE 1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防止煤堆自燃的措施
1 煤堆自燃的影响因素 1.1 化学成份的影响 煤中含有硫份,硫在肯定温度下化学性质发生改变,生成氧化硫,氧化硫遇水生成稀硫酸,其反应过程为放热过程,提高了煤堆中的温度。 1.2 氧气的影响 在各种光、热、雨水等自然力的作用下,煤炭外表与大气中的氧气接触后发生氧化分解与碎裂,并放出热量,同时形成新的外表,新外表又再次氧化,如此反复循环,导致煤堆温度不断上升,渐渐到达自燃的温度。 1.3 水份影响 煤堆中肯定量的水份促使煤中的各种反应的进行,如硫份的酸化,产生的热量又加快了氧化反应过程,加剧了煤的自燃。 1.4 气温气压的影响 阅历说明,煤堆的自燃常常发生在秋后大气温度下降时,此季节大气密度比煤堆的空气密度大,因此,渗入煤堆的空气量增大,导致自燃加剧。一般来说,大气温度降低,密度变大,渗入煤堆内的新奇空气量增加,煤堆的自燃加快,反之亦然。 2 防止煤堆自燃的措施 防止煤堆自燃现象的主要途径是隔绝空气、水份与煤碳的接触,防止温度或水份过度积聚,并实行测温、喷水等预防措施。 2.1 堆煤的方位 由于我国地理位于北半球,阳光照在顶空时偏南,因此,煤堆的方向以南北方向取长为好,以削减阳光的直接照耀。地理条件好的电厂,煤场应布置在小山丘的北侧。 2.2 堆煤的场地 煤堆的场地以水泥地面最为理想,地面不宜铺垫空隙度较大的炉渣等物,以防空气由此进入煤堆而增加自燃的危急。场地四周应设有排水沟与煤泥沉淀池,以便排除积水及回收煤泥。煤堆的地势最好比四周稍高一些,以保证排水的通畅,削减水量积聚。 2.3 堆煤的方式 尽量在较低的温度下贮存煤炭,避开中午烈日下进行堆煤,以削减热量的携带。块煤、粉煤混在一起的煤堆,由于煤堆里面即有相当多的空气可以把煤氧化,空气又不能畅通,所以氧化时产生的热量就简单积聚在煤堆里而使温度快速升高,因此,块煤和粉煤以分开贮存为宜。粉煤单独贮存时可以用推土机一层一层地压紧,尽量削减煤堆里的空气,这样也就不易引起自燃。 2.4 堆煤的样子 煤堆样子以屋脊式为佳,以削减阳光照耀及雨水渗入。堆煤角度掌握在40~45。,顶部平齐。煤堆的高度一般不超过6 m,煤堆过高,一旦发生自燃,很难进行倒堆或喷水处理。 2.5 堆放的时间 煤堆的存放时间应依据煤质牌号而定,一般无烟煤和贫煤的存放时间可稍长一些,但以不超过4个月为宜。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和褐煤的堆存时间以不超过一个月为宜。 2.6 煤堆的维护 煤堆部分采煤后,应避开煤堆顶部出现凹陷的面积过大,以削减雨水的聚积及阳光的照耀。长期未用的煤堆,有条件的话,煤堆上可铺放一层粘土,在夏季也可在煤堆上喷洒一层石灰水以削减煤堆的吸热。 2.7 其它 煤堆旁应布置足够的水喷淋装置,以便煤堆自燃或外表温度异样上升时降温,水喷淋系统用水可采纳电厂处理后的工业废水,以节省水资源。应当强调,采纳水喷淋降温是防止煤堆自燃的下策,假如喷水量缺乏,可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另外,有条件的话,应在煤场煤堆中布置测温元件,以便准时掌握煤堆的自燃问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