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成控制法的水资源税改革节水效应研究——以山西省为例.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合成控制法的水资源税改革节水效应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摘 要
长期以来,我国的水资源都存在着人多水少、分布不均的问题,尤其是华北
地区的山西省,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水资源税改革之前,各地政府部门均
通过征收水资源费的方式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调节。但是,由于水资源费
制度下存在着管理紊乱、征收标准较低等问题,使得其对粗放式用水行为的约束
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我国于
2016 年进行了水资源税改革,并于2017 年扩大了试点范围。总体上来看,山西
省作为水资源税改革扩围试点之一,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改革效果,但在政策规定
以及征收管理管方面仍存在部分问题,亟需完善。
本文采用规范性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山西省水资源税改革是
否提高了该省的用水效率,具有节水效应,以期由点及面,优化我国的水资源税
制度。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水资源税的改革背景以及对以往的研究进行文
献梳理,为全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选择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对比分析了水资源
税和水资源费的概念和异同点,并从资源稀缺性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
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四个方面阐述了开征水资源税的理论基础。除此之外,还分
析了水资源税对提高用水效率的作用机理。第三部分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探究了
我国水资源总量的紧缺性与分布的不均衡性,进一步,又论述了水资源税的改革
历程和取得的成效,突出了水资源税制度相较于水资源费制度的优势。第四部分
从水资源税改革的原因、实施方案及存在的问题对山西省的试点情况做了介绍。
第五部分基于水资源费改税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2011-2020 年22 个省的省级
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研究了水资源费改税是否提高了山西省的用水效率,
具有节水效应。第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优化我国水资源税制度
的政策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此次水资源税改革取得了良好的节水效应,具体表现
在用水效率的提高上。进一步分析的结果显示,水资源税改革显著降低了山西省
的农业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但是在生活用水方面并未取得预期的节
水效应。通过对水资源税制度的研究发现,当前的水资源税制度存在着同一取水
类型行业间税负差异较大、税款用途不明确等问题。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
出了强化对生活用水的调控力度、合理使用和分配税款、优化税额设计、完善水
资源税计征方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税;水资源费;合成控制法;节水效应
1
基于合成控制法的水资源税改革节水效应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1
第二节 文献综述2
一、国内文献综述2
二、国外文献综述3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4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4
一、研究内容4
二、研究方法6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7
一、创新之处7
二、不足之处7
第二章 水资源税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8
第一节 水资源税与水资源费的概念与对比8
第二节 水资源税的理论基础8
一、资源稀缺性理论8
二、公共产品理论9
三、外部性理论9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10
第三节 水资源税对提高用水效率的作用机理10
一、水资源税的成本作用10
二、水资源税的资金供给作用11
三、水资源税的心理作用11
第三章 我国的水资源现状及税改典型事实 12
第一节 我国的水资源现状12
第二节 我国水资源税改革的典型事实13
1
目录
一、我国水资源税的改革历程13
二、我国水资源税改革取得的成效14
第四章 山西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情况 18
第一节 山西省水资源税改革的原因18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