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备份与恢复.ppt

发布:2017-05-28约1.99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备份与恢复 备份的策略、窗口、介质、恢复 容灾与备份的区别 容灾主要针对火灾、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因此备份中心与主中心间必须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数据备 份在同一数据中心进行。 容灾系统不仅保护数据,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保证业务的连续性;而数据备份系统只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容灾与备份的区别 容灾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备份则只能恢复出备份时间点以前的数据。 容灾是在线过程;备份是离线过程。 容灾系统中,两地的数据是实时一致的;备份的数据则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故障情况下,容灾系统的切换时间是几分钟;而备份系统的恢复时间可能几小时到几十小时。 备份结构示意图 常用备份软件 Symantec BE、NBU… IBM TSM HP DP、DPE… EMC Networker … 2 ESX 5 ? Hitachi Data Systems NetApp Symantec Vcenter SAN 应用服务器区 存储区 备份区 虚拟化区 DR 中心 NBU OST 云备份服务 中心 VIP NBU AIR NBU master 应用SAN SF 存储驱动 NBU 备份驱动 赛门铁克NBU 备份SAN 备份策略 将数据备份任务按业务系统划分,确定各系统的备份数据量,并为每个备份任务指定专用的介质集; 根据各业务系统对备份的需求,以及系统的忙闲程度,为每个备份任务划定可以进行数据备份的时段。 备份策略 在确定以上内容后,对备份任务的调度策略进行统一规划 根据业务需要确认备份介质保存周期。如无特殊需求,则保存周期的设置应以保证每一次全备份完成以前,都有可用介质供数据恢复使用为准。 备份策略 对于关键业务数据,通过存储备份系统复制到容灾备份中心,进行保护;磁带复制的时间应选在磁带库不进行备份任务的时候进行,如每天上午; 备份策略定制的示例 备份窗口选择 备份窗口:是指每次备份的间隔时间,这主要取决于每次备份间隔能够容忍丢失的数据量、每次备份的数据量和备份的速度。 对一些关键数据,可预先定义备份窗口大小,再根据备份数据量计算所需的备份速度,若备份速度不能满足要求,则可考虑使用更快速的带库或增加带库上的驱动器数据。 备份窗口选择/计算流程 确定备份数据量及数据压缩比 根据控制器类型推算出单驱动器的备份速度 确定必需的备份窗口 计算出单驱动器所需备份时间 确定所需的驱动器数目 磁带介质管理 备份过程中要用到大量的存储介质,备份介质的保留时间的长短将决定所需购置和维护的介质量。(L1200/1400) 目前的备份策略都是基于多磁带轮换制 磁带介质的使用和管理建议 不同关键应用系统的数据备份,应分别备份到不同的磁带上,便于管理的同时,能有效降低因磁带介质故障所带来的系统风险; 每个全备份映像,根据不同系统数据的安全标准,应保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全备份周期,保证两个或两个以上全备份周期以内的全备份数据的可恢复性; 数据恢复的时间相关的因素 数据恢复网络; 千兆以太网:按照实际经验数据恢复的时间为每小时60G; SAN光纤网络:按照实际经验数据恢复时间为每小时100G; 数据恢复的时间相关的因素 二 数据备份存储在磁盘上还是磁带上; 数据如果存储在磁盘数据恢复的速度要好于磁带,因此很多备份软件都可以做到利用磁盘备份,或利用磁盘作为磁带库的缓冲设备,当进行数据恢复时,如果磁盘上有备份映像则从磁盘恢复,否则从磁带恢复。 数据恢复的时间相关的因素 三 利用最近一次完全备份先恢复系统; 数据恢复时,需要先找到最近一次完全备份,对系统进行完全恢复。如果完全备份很难找到,则需要很长的数据恢复时间,因此通常需要某应用的完全备份存储到单独一盘磁带上,而不能和其他应用混合使用一盘磁带,这样有利于提高数据恢复的速度。 数据恢复的时间相关的因素 四 利用每日增量备份将数据恢复到最后一次备份时的系统状态。 当系统通过完全备份恢复完成后,则需要找到上次完全备份后的每次增量备份进行逐一恢复,将系统恢复到最近一次备份的时间点。也要求某应用的增量备份存储到单独一盘磁带上,而不能和其他应用混合使用一盘磁带,这样有利于提高数据恢复的速度。 数据恢复点 当进行数据恢复时,总是希望能够将数据恢复到最近的时间点,最好一点数据也不丢失,但对于备份系统而言,数据仅能恢复到最近一次备份结束时的系统状态或时间点。 数据恢复点/备份技术 利用磁盘技术进行备份;(磁盘阵列,V3700…) 利用磁盘作为磁带备份的缓冲设备进行备份;虚拟带库(D2D、D2D2T) 对于关键服务器需要使用LAN-FREE备份方式,提高备份效率; 如果利用以太网备份,备份软件需要能够控制备份所使用的网络带宽,降低备份对生产网络的影响; 谢 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