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本科论文设计-沁新煤矿1.5Mt-a新井设计.docx

发布:2018-07-10约11.27万字共16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1矿区概述11.1.1 矿区地理位置11.1.2 矿区气候条件11.1.3 矿区的水文情况11.2 井田地质特征31.2.1 煤系地层31.3 煤层特征71.3.1 可采煤层71.3.2 煤的特征81.3.3 瓦斯,煤尘及自燃112 井田境界与储量122.1井田境界122.2 矿井储量计算122.2.1构造类型122.2.2 矿井工业储量122.2.3工业储量计算122.2.4矿井可采储量142.2.5工业广场煤柱153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73.1 矿井工作制度173.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73.2.1确定依据173.2.3矿井服务年限174 井田开拓194.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194.1.1 井筒形式的确定194.1.2 井筒位置的确定采(带)区划分214.1.3 工业场地的位置214.1.4开采水平的确定及带(采)区划分224.1.5 矿井开拓方案比较224.2矿井基本巷道264.2.1井筒264.2.2开拓巷道274.2.3井底车场及硐室275 准备方式——带区巷道布置365.1煤层地质特征365.1.1带区位置365.1.2带区煤层特征365.1.3煤层顶底板岩石构造情况365.1.4水文地质365.2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365.2.1带区准备方式的确定365.2.2带区巷道布置375.2.3带区生产系统385.2.4带区内巷道掘进方法395.2.5带区生产能力及采出率405.3带区车场选型设计416 采煤方法426.1采煤工艺方式426.1.1带区煤层特征及地质条件426.1.2 回采工作面长度的确定426.1.3 工作面的推进方向和推进度436.1.4 综采工作面的设备选型及配套436.1.5 各工艺过程注意事项516.1.6 工作面端头支护和超前支护526.1.7循环图表、劳动组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36.1.8 综合机械化采煤过程中应注意事项586.2回采巷道布置596.2.1回采巷道布置方式596.2.2回采巷道参数597 井下运输617.1概述617.2带区运输设备选择627.2.2带区运输设备选型及能力验算627.3大巷运输设备选择637.3.1主运输大巷设备选择637.3.2辅助运输大巷设备选择638 矿井提升658.1矿井提升概述658.2主副井提升658.2.1主井提升658.2.2副井提升设备选型668.2.3井上下人员运送689 矿井通风及安全699.1矿井地质、开拓、开采概况699.1.1矿井地质概况699.1.2开拓方式699.1.3开采方法699.1.4变电所、充电硐室、火药库`699.1.5工作制、人数699.2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699.2.1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699.2.2矿井通风方式的选择709.2.3矿井通风方法的选择719.2.4带区通风系统的要求729.2.5带区通风方式的确定729.3矿井风量计算739.3.1通风容易时期和通风困难时期采煤方案的确定739.3.2各用风地点的用风量和矿井总用风量749.3.3风量分配779.4矿井阻力计算789.4.1计算原则789.4.2矿井最大阻力路线789.4.3计算矿井摩擦阻力和总阻力:799.5选择矿井通风设备839.5.1选择主要通风机839.5.2电动机选型869.6安全灾害的预防措施879.6.1预防瓦斯和煤尘爆炸的措施879.6.2预防井下火灾的措施879.6.3防水措施8710 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89锚网支护巷道顶板事故类型分析910 引言911国内外锚杆支护的发展现状931.1锚网支护技术现状931.1.1 国外现状931.1.2 国内发展现状951.1.3 技术特点962 锚杆支护原理982.1锚杆在岩体中的作用机理982.1.1硬岩982.1.2 软岩982.1.3 土砂围岩982.2 锚杆在局部围岩中的作用机理982.2.1 悬吊岩块982.2.2 产生内压和拱效果982.2.3 组合梁作用992.2.4 减小跨度作用992.2.5 围岩补强加固作用992.3 锚网支护参数的确定993 锚网支护设计方法1003.1 现有锚网支护设计方法的评价1003.2 全线信息跟踪设计方法1003.3 锚网支护的施工与检验1003.3.1 锚网的安装1003.2.2 锚网的检验1013.3.3 锚网支护观测和维护1014 顶板事故1034.1 顶板事故现状1034.2 巷道冒顶原因分析1044.2.1 自然因素1044.2.2 开采技术因素1064.3 防范措施1065 巷道变形与破坏的基本形式1085.1 巷道顶板冒落1085.2 巷道顶板事故的分类1085.2.1 第一类镶嵌型周岩坠矸事故1085.2.2 第二类离层型周岩片帮冒顶事故109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