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预防事故的基本原则.docx

发布:2021-10-30约2.4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第 PAGE 1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预防事故的基本原则 依据伤亡事故致因理论以及大量事故缘由分析结果显示,事故发生主要是由于设备或装置上缺乏安全技术措施,管理上有缺陷和教育不够三个方面缘由而引起。因此,必需从技术、教育、管理三个方面实行措施,并将三者有机结合,综合利用,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掌握事故的发生。 1. 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包括预防事故发生和削减事故损失两个方面,这些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1〕 削减潜在危急因素。在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时,尽量避开使用危急的物质,危急工艺和危急设备。例如在开发新产品时,尽可能用不燃和难燃的物质代替可燃物质。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生产中如没有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发生火灾、爆炸、中毒事故就失去了基础。因此,这是预防事故的最根本措施。 〔2〕 降低潜在危急性的程度。潜在危急性往往到达肯定的程度或强度才能施害,通过一些措施降低它的程度,使之处在安全范围以内就能防止事故发生。如作业环境中存在有毒气体,可安装通风设施,降低有害气体浓度,使之到达标准值以下,就不会影响人身安全和健康。 〔3〕 联锁。就是当出现危急状态时,强制某些元件互相作用,以保证安全操作。例如,当检测仪表显示出工艺参数到达危急值,与之相连的掌握元件就会自动关闭或调整系统,使之处于正常状态或安全停车。目前由于化工、石油化工生产工艺越来越冗杂,联锁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这是一种很重的安全防护装置,可有效地防止人的误操作。 〔4〕 隔离操作或远距离操作。由事故致因理论得知,伤亡事故发生必需是人与施害物互相接触。假如将两者隔离开来或者远离肯定距离,就会避开人身事故的发生或减弱对人体的危害。提高自动化生产程度,设置隔离屏障,防止人员接触危急物质和危急部位都属于这方面措施。 〔5〕 设置薄弱环节。在设备和装置上安装薄弱元件,当危急因素到达危急值之前这个地方预先破坏,将能量释放,保证安全。例如,在压力容器上安装安全阀或爆破膜,在电气设备上安装保险丝等。 〔6〕 牢固或加强。有时为了提高设备的安全程度,可增加安全系数,加大安全裕度,保证足够的结构强度。 〔7〕 警告牌示和信号装置。警告可以提示人们留意,准时发觉危急因素或部位,以便准时实行措施,防止事故发生。警告牌示是利用人们的视觉引起留意;警告信号则可利用听觉引起留意。目前应用比较多的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既有光也有声,可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提示人们留意。 〔8〕 封闭。就是危急物质和危急能量局限在肯定范围之内,可有效预防事故发生或削减事故损失。例如,使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把它们密闭在容器、管道里边,不与空气、火源及人体接触,就不会发生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将简单发生爆炸的设备用防爆墙围起来,一旦爆炸,破坏能量不至于波及到四周的人和设备。 此外,还有生产装置的合理布局、建筑物和设备保持肯定安全距离等其他方面的安全技术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还会开发出新的更加先进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要在充辨别识危急性的基础上,具体选用。安全技术设施在投用过程中,必面加强维护保养,常常检修,确保性能良好,才能到达预期效果。 2. 安全教育措施 安全教育是对企业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技术学问教育。安全思想教育的内容包括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爱护的方针政策及法规法纪。通过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及法制观念,坚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贯彻执行各项劳动爱护法规政策,增添爱护人、爱护生产力的责任感。安全技术学问教育包括一般生产技术学问、一般安全技术学问和专业安全生产技术学问的教育,安全技术学问寓于生产技术学问之中,在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时必需把二者结合起来。一般生产技术学问含企业的基本概况、生产工艺流程、作业方法、设备性能及产品的质量和规格。一般安全技术学问教育含各种原料、产品的危急危害特性,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急因素,形成事故的规律,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和有毒有害的防治方法,异样状况下的紧急处理方案,事故时的紧急抢救和自救措施等。专业安全技术学问教育是针对特殊工种所进行的特地教育,例如锅炉、压力容器、电气、焊接、化学危急品的管理、防尘防毒等特地安全技术学问的培训教育。安全技术学问的教育应做到应知应会,不仅要懂得方法原理,还要学会娴熟操作和正确使用各类防护用品、消防器材及其他防护设施。 3. 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是通过制定和监督实施有关安全法令、规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