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育婴员技能培训全套教学课件第3章教育实施第4节婴幼儿情绪情感与社会性行为培养(1).ppt
婴幼儿不同阶段的母婴依恋行为表现月龄依恋阶段行为表现0~3个月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此时的婴儿还未对任何人,包括母亲产生偏爱注视人的脸,看到人的脸或听到人的声音都会微笑、手舞足蹈;所有的人对婴儿的影响都是一样的,他们与婴儿的接触,如抱他、对他说话都能使之高兴、兴奋。同时感到愉快、满足。3~6个月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对人的反应有所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婴儿对母亲和他熟悉的人及陌生人的反应不同,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咿呀学语、依偎、接近。在其他熟悉的人,如其他家庭成员面前,这些反应偏少,陌生人更少,但多数婴儿也不陌生。婴幼儿不同阶段的母婴依恋行为表现月龄依恋阶段行为表现6~7个月起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婴儿进一步对母亲的存在特别关切,婴儿此时开始怯生愿意与母亲在一起,与他在一起时特别高兴,当离开时会哭喊不让分开,当母亲回来时能马上显得十分高兴,只要母亲在身边就能安心玩、探索周围环境,形成了专门对母亲的情感联结;对陌生人变化很大,见到陌生人,多不再微笑、咿呀作语,而紧张、恐惧甚至哭泣、大喊大叫,婴幼儿不同阶段的母婴依恋行为表现月龄依恋阶段行为表现2岁以后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把母亲作为交往的伙伴,认识到他有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交往时双方都应考虑对方的需要,并适当调整自己的目标,与母亲空间的邻近性逐渐变得不那么重要。当母亲需要干别的事情要离开一段时,婴儿会表现出能理解,不会大声哭闹,可以自己较快乐地在哪里玩火通过语言与母亲交谈,相信一会儿母亲肯定会回来。一、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培养3.生活照顾中渗透情感交流。马尔文指出:在第1年末儿童企图影响他们的照料者按照他们的行为去做。在第2~3年时,儿童可调整他们的计划去适应照料者的计划。在这个时期,儿童并不是从人的角度来看待照料者,他们只是关心照料者怎么做。到4岁左右时,儿童才把照料者看作有感情、有动机的独立的人……为了相互适应,儿童一、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培养必须能够设身处地的了解别人。因为道德包含着对别人的尊敬,包含着了解别人的成熟的依恋在道德发展中是重要的。0~3岁的婴幼儿主要成长环境是家庭,育婴员在各项生活照顾中渗透情感交流,对促进婴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发展尤为重要。(1)在生活照顾中渗透情感交流的原则。初生婴一、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培养儿无法独立生活,必须依赖成人的生活照顾,尤其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才能使婴儿正常地生长发育,养成良好的性格。①坚持母乳喂养1)母乳喂养是母亲和婴儿心灵交往的开端,在母亲的搂抱与爱抚中立即感受到母爱与安全,增进母婴间的情感。一、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培养2)新生儿的皮肤感觉出现最早且非常灵敏,当接触到母亲肌肤的体温时,获得的不仅是舒适的柔软和气息,会把母亲当成他的整个世界。3)婴儿每时每刻都盼望母乳的喂哺,满足他生理的需要,渴望着母亲的搂抱来满足他的“皮肤饥饿”和“情感饥饿”②坚持和婴幼儿面对面地交流一、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培养1)婴幼儿最初的人际交流即面对面交流。母亲或育婴员的柔声细语、逗乐声能引起婴幼儿的听觉反应,微笑的脸能吸引婴幼儿视觉集中。2)面对面和婴儿讲话,张嘴闭嘴多次重复的动作会诱引婴儿模仿张口动嘴的兴趣;交往中获得观看、倾听、触摸的机会,产生良好的情绪,启迪模仿能力,发展感知觉,学习与他人交往。一、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培养③处理大小便及清洁卫生时与婴幼儿交流。1)婴儿不能自理大小便,在一天数十次地換尿布和清洗臀部、洗澡、换衣等要接触婴幼儿身体;换尿布中对婴儿说:“宝宝张开两腿,换尿布了”,每次都重复以建立条件反射。2)婴儿受语言和动作的刺激,4~5个月时会自能自己翘起两腿,抬高臀部等待母亲或育婴员为一、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培养他换尿布,是成人与婴儿交往获得的回报。3)在洗手洗脸、洗澡等照顾中进行交流,使婴儿身体得到了锻炼,增强了活动能力,促使感知觉灵敏,情绪愉快。④“玩”是与婴幼儿交流的最好形式。婴儿生长发育十分迅速,适时供给各种促进脑细胞生长的刺激,从最初认识自己的手脚、奶瓶到其他用一、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培养品、玩具等;从认识家人到感知身边环境中的人和事,开始他人生最初的人际交往。⑤安全的关系与环境是与婴幼儿进行良好交流的基础。婴儿年幼无知,随时随地都需要母亲及育婴员的保护,在日常生活中的照顾不可粗心大意,同时,满足婴儿依恋需要,给予其安全感也非常重要。一、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培养(2)生活照顾中渗透情感交流的具体方法①温柔的注视。抱起新生婴儿面对面注视最佳距离为20~30厘米。一边说话一边慢慢移动自己的面部,让婴儿的头和眼随你而转动,锻炼婴幼儿的敏感性,有助于智力开发和感觉发展。②注视中亲切地交流。和婴幼儿说话:“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