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章金属材料的性能.ppt

发布:2017-05-31约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性能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性能 教学目标: 1.了解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及其测试原理; 2.强调各种力学性能指标的生产实际意义; 3.了解工程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及工艺性能。  金属的力学性能 定义 :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不同环境(温度、介质)下,承受各种外加载荷(拉伸、压缩、弯曲、扭转、冲击、交变应力等)时所表现出的力学特征。 指标 : 弹性 、刚度、强度、塑性 、 硬度、冲击韧性 、断裂韧度和疲劳强度等。 材料的其他性能 物理性能: 密度、熔点、导热性、导电性、热膨胀性、磁性等; 化学性能: 耐腐蚀性、抗氧化性、化学稳定性等; 工艺性能: 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切削加工性、热处理工艺性等。 第一节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拉伸实验与拉伸曲线 1.拉伸试样 GB6397-86规定《金属拉伸试样》有: 圆形、矩形、异型及全截面. 常用标准圆截面试样。 长试样:L0=10d0; 短试样:L0=5d0 op段:比例弹性变形阶段; pe段:非比例弹性变形阶段; 平台或锯齿(s段):屈服阶段; sb段:均匀塑性变形阶段,是强化阶段。 b点:形成了“缩颈”。 bk段:非均匀变形阶段,承载下降,到k点断裂。 断裂总伸长为Of,其中塑形变形Og(试样断后测得的伸长),弹性伸长gf。 4.应力与应变曲线 二、强度和刚度指标 1.弹性:金属材料受外力作用时产生变形,当外力去掉后能恢复到原来形状及尺寸的性能。 弹性变形: 随载荷撤除而消失的变形。 2.刚度:将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称为刚度。 弹性模量:弹性下应力与应变的比值,表示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即: E=σ / ε 材料的E越大,刚度越大; E对组织不敏感; 零件的刚度主要决定于E,也与形状、截面等有关。 (2)抗拉强度:试样在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它表示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 是零件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评定金属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比强度 ( specific strength ): 材料的强度值与密度值之比。 五 零件在交变载荷下的疲劳断裂 问 题 什么是疲劳断裂? 疲劳断口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疲劳抗力指标有哪些?在设计中如何使用这些指标? 提高零件疲劳寿命的方法有哪些? (一)基本概念 交变载荷:载荷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发生周期变化的载荷。 疲劳断裂:零件在交变载荷下经过长时间工作而发生断裂的现象成为疲劳断裂。 疲劳断裂过程:裂纹萌生、疲劳裂纹扩展、最后断裂。 (二)疲劳断口的特点 疲劳源区和疲劳裂纹扩展区的微观形貌 疲劳强度( fatigue strength )试验: (三)疲劳强度 四、影响疲劳抗力的因素及提高疲劳抗力的方法 影响疲劳抗力的因素:载荷类型、材料本质、零件表面状态、工作温度、腐蚀介质等。 提高疲劳抗力的方法:设计上减小应力集中;强化表面。 总 结 疲劳断裂是零构件常见的一种失效形式,它是一种脆性断裂,危害很大。 无裂纹零构件设计中常用的疲劳抗力指标是疲劳极限、过载持久值(和疲劳缺口敏感度)。 工作应力s疲劳极限,构件不发生疲劳断裂。 工作应力s疲劳极限,构件在一定的周次下断裂,该周次称为过载持久值。工作应力越大,过载持久值越低。 3 疲劳断口上可清楚显示疲劳裂纹源、疲劳裂纹扩展区和最后断裂区。所以,根据断口就可判断是否发生疲劳断裂。 1943年美国T-2油轮发生断裂 练习题一 拉力试样的原标距长度为50mm,直径为10mm,经拉力试验后,将已断裂的试样对接起来测量,若最后的标距长度为71mm,颈缩区的最小直径为4.9mm,试求该材料的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的值? 解: δ5=[(71-50)/50]x100%=42% A0=3.14x(10/2)2=78.5(mm2) A1=3.14x(4.9/2)2=18.85(mm2) Ψ=[(A0-A1)/A0]x100%=24% 练习题二 某工厂买回一批材料(要求:бs≥230MPa;бb≥410MPa;δ5≥23%;ψ≥50%).做短试样(l0=5d0;d0=10mm)拉伸试验,结果如下:Fs=19KN,Fb=34.5KN;l1=63.1mm;d1=6.3mm;问买回的材料合格吗? 解: 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如下: бs=Fs/s0=(19x1000)/(3.14x52 )=242 >230MPa бb =Fb/ s0=(34.5x1000)/(3.14x52 )=439.5 >410MPa δ5 = [Δl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