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程序开发_教学大纲.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Android程序开发
Android Programming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 时:56
学 分:3.5
考核方式:考试(闭卷),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中文简介:《Android程序开发》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选修课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Android程序设计的思想、掌握Android程序设计的方法。本课程涉及了Android的多种技术,而且Android技术更新比较快,所以课程内容在保证稳定的前提下,必须有一定的更新。通过对Android程序设计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讲解,为学生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注重对学生实际编程能力的培养,通过一些实际项目的讲解,让学生掌握Android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本课程实践性很强,同时课时有限,除了完成上机实验外,学生还必须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编程实践。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Android程序设计,掌握Android程序设计基本原理,实现机制和技术框架,并结合目前的典型Android应用系统具体分析,加深对Android程序技术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CAI 教学软件的演示及使用,使学生加深对Android程序设计概念的认识。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Android程序设计的流程、技术要点、设计思路和实现手段。课程基本要求如下:
(1)熟悉Android的常用界面布局与常用基本控件;
(2)掌握Android的对话框处理和事件模型;
(3)掌握Android的滚动视图、列表视图以及RecyclerView;
(4)掌握Android的数据存储;
(5)掌握Service后台服务开发;
(6)熟练Android的网络编程。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综合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1)课堂讲授:在课堂讲授中,首先始终注意紧密联系当前Android应用开发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把Android应用的开发案例与Andriod自带源码结合起来讨论,使学生能学以致用。(2)案例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案例作为课程内容 , 并采用案例分析、案例讨论等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与实践的结合。案例的有趣性、可读性,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弥补一般教科书叙述简单、推论抽象的弱点,改变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3)学生讲授: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其对某一方面知识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对某一专题进行广泛的知识收集整理后,让学生面对大家给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学生讲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资料收集整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并对学生的课堂陈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引导得当,能够很好实现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感受到极大的成就感。(4)专题讨论: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专题讨论的教学方法,其具体做法是:由教师选择并给出讨论的题目,鼓励学生围绕主题自由发言,教师对学生的意见和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5)启发式教学:即通过教师的暗示、提示和必要的背景说明等,让学生自悟出某些原理。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可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由教师的单向思维转为师生的双向思维,增强学习效果。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本课程已制作了多媒体演示课件,将原来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教学网站:教学大纲、教案、习题、案例、参考资料等内容全部上网,并向学生免费开放,通过网络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外自主学习。(3)网上答疑:学生可以将问题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教师或教师和学生通过QQ群直接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提出问题,教师的回答可以为多个学生从信息共享中受益。
四、 教学内容及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时分配
第一章Android基础知识
2
第一节 Android的起源与发展、Android的系统架构
掌握
1
第二节 Android的开发环境配置
理解
1
重点与难点:Android的工作模式与系统架构既是本章重点,也是难点。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课堂提问及课后习题的方式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量化为平时成绩。
第二章 Android常用基本控件
14
第一节 界面布局:线性布局、相对布局
掌握
2
第二节 界面控件:文本控件、按钮控件、图片控件、日期与时间控件
掌握
2
第三节 对话框: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