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运油船舶的火灾原因及其预防措施.docx

发布:2021-10-31约4.68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第 PAGE 1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运油船舶的火灾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历年运油船舶发生火灾的缘由分析:   引发运油船舶火灾的缘由,一般集中在触礁、相撞、倾覆、动用明火、机电短路、静电、焊接等几个方面。   1982年5月5日,上海海运局所属的“大庆53号〞油轮由上海驶往秦皇岛,空载行至山东省荣成县石岛港东南35海里时,因违章焊接引起2次爆炸火灾,油轮漂浮,20人死亡(包括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280万元。   “大庆53号〞油轮排水量为2万1020t,载重量为1万5756t,船总长163.4m,宽26.6m,共有19个货、油舱。该油轮为了在空载时将机舱的污水灌入货油船内压载、平衡(停靠码头后再将污水输送处处理站处理),故而敷设了1条内径80mm,全长80m(其中在甲板上平敷66m,通往机舱时垂直敷设14m)的污水管。由于污水管与蒸汽冲洗管连接处漏水,修理焊接时截止阀均未关闭,焊补时高达2000℃的焊弧,点燃了管内原油蒸气,通过此管道又快速燃烧到中5舱,引起舱内原油蒸气爆炸,中5舱爆炸后,燃起了大火,加速了其他货、油舱内原油蒸气的挥发,因此又发生了第2次爆炸。   1989年1月2日,长江轮船总公司所属的南京长江油运公司“长江62008〞推轮油轮船队拖有3艘油驳,在长江中游大兴州5号红浮上游约150m处航道内行驶,突然撞到不规则、不易测得的沙包上,导致船队震动断缆,油驳散队,使油驳互相错位,一油驳船首向左偏转,以20°夹角与随船队惯性继续向前冲的另一油驳碰撞,爆炸起火,大火烧了154h,共烧掉原油4400t,烧毁2000t级的油驳2艘,直接经济损失154.7万元,在灭火中有8名消防队员牺牲。   1991年6月26日,江苏省江堰市石油公司油库码头上1艘停靠的油船发;爆炸,船主孟政法当场丧命,直接经济损失1万余元。经查,6月25日晚8时孟政法从泰州市炼油厂装载了60t汽油运往江堰市石油公司,由于船上油泵年久失修,汽油发生泄漏,渗入底舱。26日中午,孟政法闻到舱内油气味很重,便想用电风扇将油蒸气吹出舱外,当他将电风扇插头插入电源的瞬间,微弱的电火花引爆了油蒸气,引起底舱和船上严油桶连续爆炸。   1997年5月30日,长176m、宽25m的2.4万t级“大庆243号〞油轮,装载1万9683t原油,从广州黄浦港启航前往南京港。因为油轮载量大,抛锚于南京栖霞锚地,南京油品运输公司调用2艘油驳前来关心运油。“大庆243号〞油轮在向油驳卸油时,由于静电引起油气爆炸、燃烧,随后扩大到3艘均为3000t级的油驳,导致近万t原油外泄,6人死亡,1人重伤,“大庆243号〞油轮侧倾翻沉,1艘3500t级油驳漂浮,1艘油驳严重烧损。   此外,在一些小型和个体经营的运油船舶,由于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油品的火灾危急性认识缺乏,消防学问缺乏,往往会因吸烟或用明火察看油位而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运油船舶的防火措施   依据运油船舶的火灾特点和发生火灾的主要缘由,提出以下几点防火防爆措施。   1.港口企业要加强防火安全管理:   从事油品港口作业的企业,应根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对从业人员进行危急货物装卸操作及有关的安全作业培训,并且划定作业区域,明确责人,实行封闭式管理。作业区域应设置明显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和无关船舶停靠。作业期间严禁烟火,杜绝火源。   2.运油船舶必需检验合格:   运油船舶的船体、构造、设备、性能和布置等方面,应符合国家船舶检验的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规定,国际航行船舶还应符合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具备相应的适航、适装条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认可的船舶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取得相应的检验证书和文书,并保持良好状态。   油船气密要求高,油舱、油管各部位不得渗漏;舱盖填料要好,并且不宜多开,每次打开舱盖时,最好在填料上涂敷1层油脂,填料枯燥或磨损时,应予以调换,一般每隔6个月就要将填料翻转使用,保持潮湿,维护填料的弹性;观看孔口,应设置有阻火功能的铜丝网。   3.严格履行运油申报手续:   运油船舶应当根据有关规定、规程要求,准时申报、办理各种准运证件,接受交通海事机构的管理、监督、检查,准时整改担心全隐患,保证运输安全。运油船舶进出港口,还应按规定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未经同意,不得进行油品港口作业。   4.按规定的航道、航路航行:   运油船舶应当选择符合安全要求的通航环境航行、停靠、作业,并顾及在附近航行、停靠、作业的其他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