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线普查方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2.4 管线竣工测量方法 12.4.2 已覆土管线 如因特殊情况急需覆土来不及施测时,可采用如下方法测定管线点: 1、用两条细绳拉出尽量垂直交叉的十字线,让其交点的平面投影与管线点一致,在每条细绳的两端分别设立两对固定标志点,测出管线点与十字线交点的高差,竣工后通过这两对固定标志点用细线恢复交点以确定管线点的地面位置,再测定其平面位置和高程。 2、用固定地物或临近控制点采用距离交会法准确拴住点位,测出管线点与固定地物点的高差,在实地做出标志和填写点位明细表,待以后还原点位再测定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3、在管线点的相应位置上埋设直立的铁杆,确定管线点的地面位置,并记录埋设的深度,待以后测定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12.5 要求和注意事项 1、新建管线点可按自然数或管线代号+自然数编号,自然数可跳号,也可不按顺序,但绝不可重号。 如:1、2、5、6、8、… ; 如:1、5、4、6、7、… ; 如:JS2、JS3、JS6、JS9、JS10、…。 2、连测管线点不能采用支导线的方法测量,必须采用符合导线的方法进行连测。 3、每两个管线点的连接关系在成果表中要记录两个记录。 * 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线担负着输送能量、传输物质和传递信息的重要任务,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 地下管线是指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埋设在城市规划道路下的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等各种管道、电力、电信电缆以及地下管线综合管沟(廊)等。 1、隐蔽性:地下管线大部分位于地下,具有隐蔽性特点,空间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获取困难,信息精度低。 2、复杂性:地下管线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各类管线间的 空间关系复杂。 3、系统性:地下管线都由管线段、建筑物和附属设施组成,多呈树枝状、环状或辐射状,形成一个系统,系统的各组成元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 4、动态性:由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市区规模不断扩大,管线的变更越来越频繁,管线处于动态变化中。 地下管线图主要分为综合管线图、专业管线图、局部放大示意图和管线纵横断面图。 专业管线图主要用于专业管线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它更注重本专业的详细信息,表示内容更丰富。 局部放大示意图主要用于研究对象信息不能详尽地表达出来时,所做的局部放大。 管线纵横断面图主要用于了解地下管线在垂直或纵向方向上的相互关系,有利于管线在垂直或纵向方向上布设的控制。 纵断面图主要用于某条管线在纵向方向上埋设情况的调查。横断面图主要用于考查各类管线在垂直于走向上的某一横断面上的布设情况。 1、统一性是指:城市地下管线数据的来源应一致。 2、精确性是指:数据精度要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的有关要求,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获得。 3、完整性是指:管线数据要能够完整、全面、真实的反映地下管线现状。 4、基础性是指:管线数据是城市众多空间专题信息系统必要的信息。 1、空间定位:地下管线的各要素应按城市特定的坐标系统进行严格的空间定位,才能使管线空间要素进行复合和分解,将隐含其中的信息变为显示表达,形成空间和时间上连续分布的综合信息基础,支持空间问题的处理与决策。 2、标准化和数字化:将地下管线信息源的空间数据和统计数据进行分级、分类、规格化和标准化,使其适应于计算机输入和输出的要求便于管线要素之间的对比和相关分析。 3、多维结构:在二维空间编码基础上,实现多专题的第三维信息结构的组合,并按时间序列延续,从而使它具有信息存储、更新和转换能力,为决策部门提供实时显示和多层次分析。 1、数据输入与编辑:数据输入→将各层的管线要素按顺序转化为X、Y坐标及相应的代码输入到计算机中,建立管线数据库;数据编辑→为用户提供修改、增加、删除、更新数据的功能。 2、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存储→将管线数据以某种格式记录在计算机上;数据管理→属性数据管理、空间数据库的定义,数据访问和提取,从空间位置检索空间物体及其属性,从属性条件检索空间物体及其位置,开窗和接边操作,数据更新和维护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