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厂设备检修的安全管理.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第 PAGE 1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钢铁厂设备检修的安全管理
设备检修是企业设备管理和生产组织中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近些年来事故多发和安全管理的重点管控作业。如何搞好设备检修作业期间内的安全管理,讨论出1套系统有效的适合于钢铁企业设备检修的安全管理方法,对搞好新时期钢铁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近10年来,对某钢铁企业的工伤事故的统计和分析,发觉有2个显著的特点: (1)近些年来,特别规生产作业状况下发生的工伤事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就钢铁企业而言,所谓特别规生产作业,指的是除炼铁、炼钢、轧钢等主流程以外的作业,它与常规生产作业的最大不同点,是作业的不连续性。如设备检修等。 (2)与设备相关的工伤事故,占到了事故总数的70%以上。所谓与设备相关的事故,指的是由于设备缺陷与人们在操作、使用、维护、检查和检修设备时发生的工伤事故。 基于上述的2个特点,不难看出:随着企业安全管理的不断加强,职工素养的不断提高,事故的规律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因职工个人安全素养差所造成的工伤事故越来越少,与设备相关的事故越来越多;主要生产作业流程中发生的工伤事故渐渐削减,而帮助作业流程中发生的事故却渐渐增多。这一现象,说明了当前钢铁企业安全管理的新状况和新问题。 设备的检修,过去通常分为小修、中修和大修。在钢铁企业,随着点检定修制度的推行,企业依据各工序的生产与设备的特点,渐渐形成了一种更为有效的“定修模式〞,一般是每周或每月、甚至为2-3个月进行1次项目检修。 为了恢复和提高设备的性能,在日常的点检定修基础上,钢铁企业一般每年进行1次停产时间较长的年度检修,通常称之为年修。考虑到生产工序的平衡,一般年度检修为多工序联合停产检修。 钢铁企业的设备年修工程可概括为如下特点①检修时间长,通常在10-30天之间;②施工队伍多,参检人员多。因为要在统一的时间内对各工序同时进行检修施工,一般要组织施工队伍多达十几个,参与年修的检修作业人员达上千人;③检修场地狭小,立体交*作业点位多,被检修设备多。很多设备问题需要在年修时处置,且年修要集中在设备的四周,进行部件更换、网管修复等作业,施工作业区域较为集中;由于时间紧,任务繁重,主要设备的检修多为立体交*作业;④与生产交*进行。对于多炉座、多台套设备的检修,通常的支配是对逐个炉座依次进行停产检修,所以除个别天数为全线停产外,大部分时间为部分设备在正常生产.部分设备在进行检修,生产与检修在同一区域交*进行;⑤气候条件恶劣。考虑到产品销售的淡季以及生产工人劳动条件等缘由,许多钢铁企业通常把年修时间支配到寒冷或酷暑。 以上这些特点,给检修作业的安全管理和施工组织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讨论适合于钢铁企业设备检修的安全管理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设备检修作业的安全管理方法 依据设备检修作业安全管理的阅历和教训,分析以往检修作业中发生的工伤事故、险肇事故及事故隐患的缘由和对策,结合安全管理相关领域的最新讨论成果,提出了1套适合钢铁企业设备检修作业安全管理的方法——“1165〞安全管理模式。 设备检修作业的“1165〞安全管理模式,即严格执行设备检修安全管理业务流程的“11个步骤〞;牢牢抓住检修作业过程中的“6个重点〞;仔细落实检修作业的“5项安全保障措施〞。 一、设备检修安全管理业务流程的11个步骤 (1)设备检修计划。检修作业计划的完好性和精确性是检修安全的前提;检修作业计划由设备点检员提出,经逐级多次商量和审核形成。 (2)检修作业方案。设备点检员依据设备检修计划和检修作业标准,制订具体的检修作业方案。 (3)危害因素辨识。依据检修作业方案中各检修项目和细分作业流程,对各项作业进行危害因素的辨识。危害辨识的信息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一是OSHMS体系中相关工序检修方面的数据资料;二是以往检修作业的危害辨识信息;三是依据设备点检与运行信息重新组织危害辨识。 (4)风险评价与掌握策略。依据检修项目的危害辨识信息,组织风险评价、制订风险掌握策略和安全施工作业措施,这些措施应包括: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和管理措施。 (5)设备管理部门的审棱。设备管理部门主要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协调以及设备本质安全化的角度,对各工序上报的检修计划和方案进行审棱并提出修改意见。检修部门依据修改意见对原计划进行调整。 (6)安全管理部门的审核。安全管理部门主要对检修项目危害因素辨识的充分程度和掌握措施的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