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发展路线图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西发展路线图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一.改革开放以来江西发展路线图 1. 八十年代的发展路线 1982.11: 好山水画,写好田园诗 1984: 发挥两大优势,伸长两条短腿,全面振兴江西经济 1984: 两个更大胆,一个略高于 1987: 南门北港 1988: 支持、跟进、接替 2.九十年代的发展路线 1990: 农业开发总体战,农业工业化 1992: 昌九工业走廊 1994: 立足农业、主攻工业 振兴江西经济 1995:?在山上再造一个江西 2005年,山地产值达耕地产值 1998: 在全国率先建设生态省 2000: 现代农业为基础 工业化为核心 2001.08 : 工业化为战略核心,大开放为主战略 2001.12 : 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 2003.7 : 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 十一届四次会议 2008.02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3、新世纪以来的发展路线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由来 1983:鄱阳湖综考领导小组和办公室,600多人,4年完成10个系列78个课题,建立9个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示范点,形成经济区的开发治理构想 1985:山江湖工程 1995年4月6日 省政府向国务院报告请将鄱阳湖区列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 2002:省重大招标课题 “鄱阳湖综合开发及其利用战略研究” 2007:省社科重点招标课题“鄱阳湖城市群” 2008年1月18 全省专家学者座谈会 苏荣决策 2008年元月 大项目带动战略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三.关于我省经济发展的思考 思考之一:农业资源优势有多大 2000年以前发展战略的主线-以农业基础 2004 2005 2006 2007 粮食播面积(万亩) 5138 5279 5321 5328 粮食产量 (亿斤) 361 371 379 381 稻谷播面积 (万亩) 4644 4782 4859 4839 稻谷产量 (亿斤) 342 352 362 361 亩产 (斤) 701.98 702.42 712.88 714.74 稻谷面积比重 (%) 90.38 90.59 91.32 90.82 稻谷产量比重 (%) 94.93 94.88 95.37 94.77 除粮食占全国的份额与人口占全国的份额相当外,其它农作物的份额都低于3.3% 三年困难时期年调10亿斤以上,以未中断调粮的二个省之一自豪 江西人会种粮,会养猪 人均耕地0. 97亩(全国1 .38亩) 粮食的收益比工业原料作物低170-400元(1989) 农业的比较利益低局面难改 1998-2008年,农:城 5.6%:9.1%(收入) 城乡差距2002年3.1:1,2008年3.31:1 (2009年6月城市化率26.73% ) 结论:没有能带动三千多万农民致富的大优势 在一个人口大国搞农业能实现现代化吗?(荷兰例子) 思考之二:矿藏资源优势有多大2000年前发展战略的又一特征:依托资源优势搞工业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2008年底,江西共发现各类矿产187种,矿产地5000余处,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有九大类132种。 探明储量居全国首位:铜、金、银、钽、铷、滑石、粉石英、化肥用灰岩、冶金用砂岩、化工用白云岩、伴生硫铁矿、铀、钍等13种。 铜的情况,江铜一半以上进口 优势矿产:高钇重稀土、钨、钽3种,探明储量占世界28%、16%和28%,年产量占世界的33%、36%、10%。 钨的问题,保有量,全国基础资源135万吨,江西32.8万吨。湖南第一,占47.9%,江西占23.1%。按现在每年3万吨的开采速度只够开采10来年(2005) 审视江西资源优势 两大弱点:没有能源和基础性资 74.4%的能源、70.6%的工业原材料都依赖于矿产资源供给。 石油、天然气、煤炭、水能 、太阳能 、铁矿、铝土、铜矿等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稀土的问题 2007、2008年矿业产值分别为246亿元和241亿元,分别占江西省国民生产总值的4.5%和3.7%。 全部资源的潜在经济价值低,占全国1.03% 资源潜在价值的可开发利用能力弱(48%为盐) 现有资源与开发水平不足以支撑江西经济大厦 人才资源,大学,院士,发明,专利, 麻雀为何东南飞(欠发达地区的导向,做事与听话) 人才最短板:企业家的缺乏(广丰烟厂) 结论:我省不是资源大省,更不是资源强省 思考之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