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标准.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园艺技术类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蔬菜栽培生产技能。
(二)课程基本理念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理论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为中心。
本课程学习重点在于掌握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基本技能的实习实训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蔬菜生产的基本理论及实习实训操作技术技能。培养适应蔬菜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三)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门课程以蔬菜栽培生产能力为基本目标,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在设计过程中,以蔬菜生产的基本环节为依据,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具体的学习项目。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的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依据工作任务的需要、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达。“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从事蔬菜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就业、择业及创业就业能力。
2、具体目标
能进行蔬菜生产资源分类与调查及调查报告的书写。
会制定蔬菜生产计划和产品销售计划。
会蔬菜生产季节安排和种植茬口安排。
会蔬菜生产的施肥、整地、作畦。
会蔬菜生产大田播种。
会蔬菜生产育苗、定植及定植管理
会蔬菜生产过程中的植株调整与生长调节剂应用。
会常见蔬菜露地生产
会蔬菜植物无土生产
会茄果类蔬菜地膜覆盖生产、塑料大棚生产、日光温室生产
会瓜、豆类蔬菜地膜覆盖生产、塑料大棚生产、日光温室生产
三、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一蔬菜生产资源与计划制
1、参考学时:10学时
2、学习目标:
了解蔬菜生产概念、生产资源、产业发展趋势。
了解蔬菜生产资源调查方法。
会调查报告书写。
会制定蔬菜生产计划
3、工作任务:
蔬菜、蔬菜生产的概念、生产资源及调查。
蔬菜产业形成与发展趋势。开发生产的效益。
蔬菜生产资源调查与调查报告。
蔬菜生产计划。
任务一蔬菜生产资源及资源调查
参考学时
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蔬菜、蔬菜生产基本概念特点、生产资源。
了解蔬菜生产资源类型。了解蔬菜产业形成、发展趋势前景。掌握调查报告书写要求。
能力目标:
能对蔬菜生产资源进行调查;能独立完成调查报告的书写。
素质目标:
培养自学能力;通过社会调查研究,巩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兴趣。
相关知识
蔬菜生产特点、蔬菜产业形成发展
蔬菜生产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
蔬菜生产资源类型分类
调查资料的收集整理
调查报告书写格式要求
操作训练
任务一:蔬菜生产资源调查
任务二:蔬菜产业状况调查
任务三:调查报告
考核评价
理论:占30%(课堂表现+调查材料)
实践:占70%社会调查研究能力与调查报告
拓展知识
蔬菜产业发展趋势
任务二蔬菜生产计划
参考学时
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蔬菜生产、销售计划制定的依据、基本方法要求。
能力目标:
能制定与书写蔬菜生产、销售的初步计划。
素质目标:
培养吃苦精神;结合实践教学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知识
蔬菜生产、销售计划制定的依据及信息来源。
市场调查、网络信息
操作训练
任务一:蔬菜生产、销售计划制定
任务二:蔬菜生产、销售计划书写修订
考核评价
理论:占30%(课堂表现+调查报告)
实践:占70%社会调查研究能力
拓展知识
生产、销售信息网络建立
项目二蔬菜生产基本技能
1、参考学时:30学时
2、学习目标:
掌握蔬菜生产基本环节。
会蔬菜生产过程中的整地、育苗、大田播种、定植、植株调整、生长调节剂应用。
3、工作任务:
整地——育苗——大田播种——定植——植株调整——生长调节剂应用
任务一整地
参考学时
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蔬菜生产整地、作畦类型要求。整地前后工作任务安排。
能力目标:会施肥、整地、作畦。
素质目标:结合实践教学培养发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知识
施肥方法及注意事项。
整地、作畦类型及适宜范围;作畦质量要求;
操作训练
任务一:施肥、整地前工作安排
任务二:施肥、整地与作畦
考核评价
理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