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省中考历史备考二轮复习非选择题复习建议、试卷解读、解题技巧+课件.pptx
二轮复习构建专题体系篇(第II卷非选择题)
复习建议、试卷解读、解题技巧;非选择题答题失分原因
(1)错别字现象突出(如将甲骨文写成“假古文”“假谷文”);专有名词书写不正确;历史术语使用不准确。
(2)历史主干知识掌握不达标,基础不扎实(如朝代混淆等);知识点记忆不牢固,时空观念薄弱;历史事件和人物不能正确匹配。
(3)审题能力不达标,答非所问。;(4)答题不规范(如著作没有书名号等);书写不清晰;答题位置出现错误;表述不严谨(如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写成“三中全
会”等);缺乏基本历史素养(表达口语化,如“我感觉很好”“共产党牛”等)。
(5)阅读材料并从中提取信息能力不达标,不能准确提取、归纳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审题抓不住关键词;概括能力不达标,对材料缺乏深刻和整体的理解。
(6)“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训练不到位。;(19云南)7世纪中叶,日本发生了一场以学习和模仿中国隋唐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这场改革是()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明治维新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19昆明)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原因、影响等。;步骤1:读设问——解读设问中的作答范围(考查的知识点)、作答内容(设问要求的考查角度,如原因、影响、理论贡献等)。
步骤2:读材料——根据设问要求找准材料中的关键词(句)。
步骤3:规范答——提取总结材料信息得出答案。;材料二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摘自王殿卿《中国儒学与欧洲启蒙思想》
(2)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回答,儒家思想对??洲近代思想发展有什么影响?;【方法演示】
步骤1:读设问——作答范围是“儒家思想对欧洲近代思想发
展”;作答内容是“有什么影响”。
步骤2:读材料——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
步骤3:规范答——结合设问要求,答出思想理论。;类型二据材料归纳/概括
原因、特点等。
此类题设问方式的设问词一般为“据材料,归纳……”
“综合……概括……”等形式。需要对题干中的一段或者多段材料内容进行阅读理解并总结概括其中信息得出答案,这类设问的答案来源于对材料的归纳与概括,主要考查对史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归纳概括的能力。解题方法如下:;步骤1:读设问——解读设问中的作答范围(考查的知识点)和作答内容(设问要求的考查角度,如:原因、特点、影响等)。
步骤2:读材料——根据设问要求来阅读材料,明确材料大意,从中找出与设问相关的关键词(句)等有效信息;结合设问要求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逐句理解分析,并概括其中要点。
步骤3:规范答——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整合简化,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点数。;材料一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800多千克,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当时冶炼的坩埚一般可熔铜12.5千克,一次铸成如此巨大的青铜器需要60多只坩埚同时并用,200多人同时协作。——摘编自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册)
(1)司母戊鼎是中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青铜器的代表?出土文物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青铜铸造业的基本情况。;【方法演示】
步骤1:读设问——作答范围是“这一时期青铜铸造业”;作答内容是“基本情况”。
步骤2:读材料——提取与“青铜铸造业情况”相关的材料信息:由材料一中“制作工艺极为复杂”“12.5千克”“60多只坩埚同时并用”“200多人同时协作”等可知,制作水平高;生产规模大;分工合作。
步骤3:规范答——对材料中的“重量”“工艺”“规模”青铜器等信息进行整合简化,根据试题赋分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时期:商朝(商周时期)。基本情况:制作水平高;生产规模大;分工合作等。;类型三结合所学知识
原因、影响(作用)等。
此类设问常见形式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等,这种设问方式主要是对教材知识的考查,答案来源于所学知识,考查对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历史线索的掌握及对历史发展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