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材料采购成本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建筑工程材料采购成本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工程建设都必须建立在对建筑材料的合理运用上,建筑工程成本主要包括人工、材料、机械等几方面。建筑成本控制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其中建筑材料成本约占工程总成本的70%,在建筑工程总成本中占有很大比例,材料采购成本控制在整个建筑施工成本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份额就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实力重视工程成本的控制,首先要对工程成本进行分析,降低工程成本。
一、建筑材料采购成本分析的重要性
物资采购部门是减少材料采购成本的关键部门,既要供应及时,同时也要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物资招采部门需要根据项目制定的采购计划,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大宗物资等材料根据各个工程项目使用量可实行集中采购,选择综合实力雄厚、诚信可靠、履约能力好的供应商作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提供具有价格低廉且质量较好的材料。
(一)材料采购成本分析对企业对经营业绩有重要作用
材料采购成本约占工程总成本的70%。以往采购只重视价格,完全以价格为主,忽略材料质量及数量的控制,易导致材料质量参差不齐产生退换等问题,不仅耗费时间、运费及延误工期误工费等费用的增加。从可持续发展方面考虑,都不能使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所以在材料采购中控制成本可采用成本分析的方法,对材料采购成本进行分析控制,分析其预算管理、计划环节、招采环节、材料验收环节、领用材料环节以及提高周转材料的周转使用率等环节的材料成本控制并对其加以分析,分析其采购成本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控制并制定相应的方法和对策,从而使建筑企业降低材料成本,提高盈利水平。通过对材料采购成本分析使企业对成本控制思路更加清晰,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材料采购成本分析是建筑施工企业降低采购成本的必要手段
建筑施工企业不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利润。企业盈利水平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如果企业亏损影响企业的生存可持续发展。而在工程施工中,一方面增加施工收入,另一方面减少成本费用的支出。施工收入与采购成本比较而言施工收入更加不容易取得。材料成本在工程总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所以提高企业盈利水平、提高利润率,控制材料采购成本比增加施工收入更有优势。
二、建筑工程材料采购成本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不完善
建筑企业预算管理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施工项目开工之前对工程做的计划,包括项目基本情况、签订施工合同、招投标管理、工程款收取、资金支付等。工程预算管理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的盈利水平。工程预算管理包括人工、材料、机械等方面的成本支出,预算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工程预算数据不准确,预算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项目成本的准确性。二是中标预算清单内容列示不全面。出现漏项等情况致使在进行收入支出对比分析时个别材料无依据无参照性。三是预算人员与相关部门人员缺乏沟通。在具体施工中由于临时洽商变更等因素,技术、生产、预算等部门缺乏沟通,存在施工现场已完工但是洽商还未签订的情况,导致后期跟建设方索要洽商变更等费用比较困难。四是预算人员考虑问题不全面。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预算管理未考虑到某些社会因素及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等情形,会导致实际支出超出工程预算。此外,预算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影响预算数据的准确性。
(二)材料采购计划内容不完整且存在滞后性
一是施工项目生产部门人员业务水平低、缺乏经验,提供的材料计划不及时,材料计划内容不完整、不全面,导致漏项事件频繁发生。二是无工程总计划和阶段性计划。往往是马上要某种材料了才会通知材料采购部门要提供材料,这就容易导致施工企业为紧急采购,而忽略材料价格及数量的控制,留给材料采购部门进行招采手续时间很紧,使得采购部门工作处于被动地位。又因无工程材料使用总计划数量导致在材料采购过程中不能对比,采购数量不易控制,造成材料采购的使用浪费以及材料采购数量的超量,使工程材料采购成本增加。
(三)施工企业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管理人员多年轻化,缺乏经验,理论知识欠缺,业务水平低,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数据出错的现象给工程项目成本造成损失。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造成信息不对等及接收数据滞后性,影响材料采购的招采流程、合同签订、材料供应、材料结算等材料各个环节,导致材料成本的增加。
(四)施工现场组织设计存在滞后性、设计不合理
一是有些施工项目在施工前期未及时做施工组织设计,材料存放区等未能及时规划。因施工现场场地狭小造成材料的堆积,有些材料长期堆放可能会出现过期等情况,影响材料的品质和工程质量。监理单位若因验收不合格让拆除重新返工,不仅会造成材料的浪费造成材料成本的增加,还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致使工期增加,增加人工费,若延期导致未能向甲方按期履约,甲方对施工企业造成处罚所产生的费用增加,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