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旅游业情况调研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浙江海洋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学院: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 学号:130307134
姓名
2015 年月日
附上自己的回家车票图:
关于阆中古城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
易永洋
(海运与港行建筑工程学院 A13土木1班130307134 )
【前言】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目前已被列为世界第三大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雪球也进一步提升。近几年来,我国的旅游业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有力的拉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而我的家乡作为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的阆中古城,她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20岁以下的有6人,占总人数的6%,20-29岁的有10人,占总人数的25%,30-39岁的有16人,占总人数的40%,40-49岁的有7人,占总人数的17.5%,50岁以上的有1人,占总人数的2.5%。按文化程度分,小学及以下的有4人,占总人数的10%,初中的有10人,占总人数的25%,高中的有12人,占总人数的30%,大专及以上的有14人,占总人数的35%。其中调查对象涉及学生、私营业主、工人、农民、机关事业人员、企业白领、导游 等。
(二)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设计合理,调查内容丰富详实,采用选题道,多选题道的形式,通过科学、直观的数据,反映旅游游客的。问卷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旅游信息来源示意图
通过上面的柱状图,我们了解到阆中的旅游宣传方面主要集中在宣传片宣传和和网络宣传为主,说明阆中在2013年拍摄的宣传片《阆中之恋》在央视播出这一宣传手段取得了巨大成功,并且在网上也取得了比较很高的口碑了;但旅游手册和游客推荐方面的宣传不够大力度。因此,阆中政府应该继续在宣传片和网络宣传方面保持态势,更应该向本地人和游客方面大力宣传。
交通方式选择示意图
由上面所示交通方式示意图可知,大部分游客是通过大巴和自驾游来到阆中旅游,而通过火车和飞机来到阆中旅游的人数所占比例极小。这一现象说明阆中的游客大部分是四川人,由于路途较近,所以选择了较为方便和经济的出行方式,但是对于跨省的游客来说,来到阆中古城的交通方式选择面较小,时间长且话费较大。因此阆中政府应该向有关部门协调,增加到达阆中的交通方式。
商业设施的满意度调查
由上面商业设施的满意度调查的柱状图可知,较满意的人数占了一大部分,而一般和不满意的人数还存在很大一部分。因此,阆中古城有关部门需要大力引进一些国内较为领先的企业,建设好阆中的现代化商业设施。
阆中特色的吸引力
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文化
由上面两幅柱状图可以看出,来阆中旅游的游客之中更加喜欢阆中的三国文化和科举文化,而且特产和小吃也比较受到游客的欢迎。但是春节文化在游客中的反响较低,希望阆中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宣传。
三 阆中古城概述
阆中,地处四川盆地向低山区过渡地带。介于东经105°41′~106°24′,北纬31°22′~31°51′之间。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战国时曾为巴国最后一个首都(巴国在历史上共四个首都——重庆、合川、丰都、阆中)。公元前314年,置阆中县,其后历设郡、州、府、道、县等,明清之际曾作为四川临时省会达19年,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阆中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保存较好,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素有“阆苑仙境”、“巴国蜀国要冲之地”、“天下第一江山”、“阆中天下稀”、“世界千年古县”、“国际最佳旅游度假胜地”、“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等美誉。1986年,国务院公布确认阆中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1年撤县设阆中市,是中国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及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阆中市文化底蕴丰厚,自然风景秀丽多彩,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唐代大诗人杜甫游览阆中之后更是留下了“阆中盛事可断肠,阆中城南天下稀”的千古绝唱。阆中素有“阆苑仙景”、“风水宝地”之誉。古有“锦屏春晓”、“嘉陵秋水”、“云台仙风”、“梁山戴雪”等十大景观,今有享誉“嘉陵第一江山”的锦屏山、“洞天佛地”的东山园林、“君王台榭枕巴山”的滕王阁、占地三千亩的蟠龙山森林公园和即将开发二十五平方公里的金沙湖,自然形成了一幅秀美的画卷。 阆中古迹众多。既有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华光楼、滕王阁、观音寺、巴巴寺、清代考棚(贡院)、天宫院、清真寺等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地市级、县级文物保护点200多处。尤其是阆中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中国四大古城,至今保存的是唐宋格局、明清建筑,面积达1.78平方公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