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重庆市潼南区城镇体系规划.ppt

发布:2024-03-26约3.02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庆市潼南区城镇体系规划REPORTING目录引言重庆市潼南区概况城镇体系现状分析城镇体系规划目标与策略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目录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保障措施与建议PART01引言REPORTINGWENKUDESIGN重庆市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其城镇体系规划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潼南区作为重庆市的农业大区和工业重镇,其城镇体系规划对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城镇体系规划需要更加注重区域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民生福祉提升。规划背景有利于促进潼南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规划意义规划范围包括潼南区全域行政辖区,总面积约888平方公里。规划重点聚焦于城区和镇区的建设与发展,涉及2个街道和16个镇。规划将统筹考虑城区与镇区的协调发展,优化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提升整体发展水平。规划范围PART02重庆市潼南区概况REPORTINGWENKUDESIGN地理位置潼南区位于重庆市西北部,地处渝蓉地区轴线产业带和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核心,是成渝地区的腹心,渝蓉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潼南区东邻合川区、铜梁区,南接大足区,西连四川省安岳县、遂宁市安居区、资阳市船山区,北靠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射洪市。潼南区地势平坦,属盆地浅丘地区,海拔在300-450米之间。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9℃,年降雨量985.5毫米。潼南区拥有涪江、琼江等大小溪流24条,总长425公里。自然条件经济社会概况潼南区是重庆市的农业大区和工业重镇,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潼南区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潼南区的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PART03城镇体系现状分析REPORTINGWENKUDESIGN总结词规模结构不合理详细描述潼南区的城镇规模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现象,缺乏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数量过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规模结构产业结构单一总结词潼南区的产业发展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详细描述产业发展现状总结词基础设施滞后详细描述潼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通讯、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VS生态环境压力大详细描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潼南区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影响。总结词生态环境保护PART04城镇体系规划目标与策略REPORTINGWENKUDESIGN通过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强区域合作,推动潼南区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城镇的集聚和辐射能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保护和改善潼南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目标加强区域合作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区域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城镇的吸引力。优化空间布局根据潼南区的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需求,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坚持绿色发展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全过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规划策略优先发展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提升城镇的支撑保障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加强城乡规划衔接,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PART05城镇空间布局规划REPORTINGWENKUDESIGN以梓潼、上和为核心,联动周边乡镇,形成西北部地区次级中心。西北片区中部片区东南片区以桂林、塘坝、双江为核心,联动周边乡镇,形成中部地区次级中心。以小渡为核心,联动周边乡镇,形成东南部地区次级中心。030201空间结构规划综合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