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钟快速训练4.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分钟快速训练(四)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17·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3月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Th衰变成Pb要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B.汤姆孙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D.升高放射性物质的温度,热运动加快,可缩短其半衰期
[解析] Th衰变成Pb要经过=6次α衰变和82-(90-2×6)=4次β衰变,A正确;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错误;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放出的电子流,C错误;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无关,D错误。
2.(2017·青海省西宁市三校4月模拟)将质量为m=0.1 kg的小球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初速度为v0=20 m/s,小球在运动中所受空气阻力与速率的关系为f=kv,已知k=0.1 kg/s。其在空气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g=10 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小球在上升阶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 m/s
B.小球在t1时刻到达最高点,此时加速度为零
C.小球落地前匀速运动,落地速度大小v1=10 m/s
D.小球抛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20 m/s2
[解析] 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则从图象可以看出,位移小于阴影部分面积,而阴影部分面积是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10 m/s,故小球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小于10 m/s,故A错误;
球在t1时刻速率为零,到达最高点,空气阻力为零,只受重力,加速度为g,故B错误;由图象可知,小球落地前匀速运动,由mg=f=kv1;得v1=10 m/s,故C正确;小球mg+kv0=ma0;联立解得:a0=30 m/s2。故D错误。故选C。
3.(2017·山西省一模)如图,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电路中接有四只规格相同的灯泡,原线圈电路接在电压恒为U0的交变电源上。当S断开时,L1、L2、L3三只灯泡均正常发光;若闭合S,已知灯泡都不会损坏,且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则( A )
A.灯泡L1变亮 B.灯泡L2变亮
C.灯泡L3亮度不变 D.灯泡L4正常发光
[解析] 设原线圈电流为I1,灯泡电阻为R,因原线圈有灯泡,故可将电路等效,U0=I1R+I1·R并,闭合S时R并减小,故I1增大,则灯泡L1变亮;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减小,而匝数比不变,有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减小,则灯泡L2和L3变暗,L4不能正常发光。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2017·山东省淄博市二模)金属容器置于绝缘板上,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容器中,容器内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容器内表面为等势面,A、B为容器内表面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电场强度大
B.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内表面的电势低
C.将检验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负功
D.将检验电荷从A点沿不同路径移到B点,电场力做的功均为零
[解析] 依据电场线越疏,电场强度越弱,而电场线越密的,则电场强度越强,由图可知,则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小,故A错误;根据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是降低的,可知,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内表面的高,故B错误;因A、B在同一等势面上,将检验电荷从A点沿不同路径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相同,均为零,C错误D正确。
5.(2017·福建省厦门大学二模)厦大附中的纬度约为24.36度,计算时用角度θ表示。已知地球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自转周期为T,光速为c,则地球同步卫星发射的电磁波到达厦大附中的最短时间为( D )
A./c
B.(-R)/c
C./c,其中r=
D./c,其中r=
[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mr,得:r=;因为地球表面物体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mg=
得:GM=gR2
联立解得:r=
地球同步卫星发射的电磁波到厦大附中的最短路程为:
S=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c
故最短时间为:t==
其中r=,D正确;ABC错误。
6.(2017·太原市二模)如图,一内壁为半圆柱形的凹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内壁光滑且半径为R,直径水平。在内壁左侧的最高点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P,将P由静止释放,则( BD )
A.P在下滑过程中,凹槽对P的弹力不做功
B.P在到达最低点前对凹槽做正功,从最低点上升过程中对凹槽做负功
C.P不能到达内壁右端的最高点
D.凹槽的最大动能是
[解析] 水平面光滑,在小球P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球P对凹槽的弹力做正功,凹槽向左加速运动,从最低点上升的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