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质量守恒定律(第01期)-2018年中考化学小题精做系列(解析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 10 质量守恒定律
1.【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第二次模拟)】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生成物有三种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该反应中H2S与02的分子个数比为2:3
【答案】D
【解析】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存在相同的分子,故该图示可转化为如图的反应图示:依据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反应物是氧气和硫化氢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硫,则反应方程式为:3O2+2H2S2H2O+2SO2;A、由图示或化学方程式都可以看出
2.【 重庆市巴南区全善学校等三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联考】高温煅烧石灰石,碳酸钙分解生成CaO和CO2。现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进行充分煅烧(假设杂质质量不变),某变量y随时间x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的是( )
A.生成CO2的体积 B.生成CaO的质量
C.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D.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答案】C
【解析】A、碳酸钙高温煅烧后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开始固体中不含二氧化碳,应从零开始,错误;B、碳酸钙高温煅烧后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开始固体中不含氧化钙,应从零开始,错误;C、高温煅烧碳酸钙达到分解温度才开始分解,反应开始后,碳酸钙的质量减少,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固体总质量减少,但杂质不变,所以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当碳酸钙完全分解后,质量分数不再变化,正确;D、碳酸钙高温煅烧后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氧元素的质量不变,反应前碳酸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100×100%=48%,反应后,反应后,氧化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56×100%≈28.6%,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错误。故选C。
3.【 安徽省泾县二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开学考】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的质量/g 16 24 15 20 反应后的质量/g x y 0 10 A.参加反应的P与Q的质量比为3︰2 B.x+y=65
C.x的取值范围:0≤x≤30 D.当y≤24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答案】C
4.【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 20 17 2 反应后质量/g m 29 0 10 A.m 的值是0 B.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9:8
【答案】D
5.【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十校2017届九年级最后一模】如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有两种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D.反应中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
【答案】D
【解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生成物有一种,错误;B、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是置换反应,错误;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错误;D、由上图可知,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正确。故选D。
6.【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17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下列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 )
A.煅烧石灰石 B.在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C.稀释NaCl溶液 D.稀H2SO4滴入BaCl2溶液中
【答案】C
7.【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第一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下列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球代表同种原子.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是( )
A.生成物一定是氧化物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的发生变化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答案】C
【解析】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生成物的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若一种原子为氧原子,就是氧化物,错误;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单质,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错误;C、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正确;D、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变化中发生了变化,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错误。故选C。
8.【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