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碳键的形成---偶联反应及其进展共63页.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碳碳键的形成
偶联反应及其进展
宋庆宝
碳碳键的形成 --偶联反应及其进展碳碳键的形成
偶联反应及其进展
宋庆宝
宋庆宝简历
1959年出生,吉林磐石人
1983.7,
兰州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留校任教;
1997.6,
兰州大学化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1983-1998,兰州大学化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研室主
任,系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后;
中科合臣化学公司研究员
2002,
人才引进到浙江工业大学化材学院。
研究方向:有机合成,药物及其中间体合成
偶联形成Ar-Ar键的方法
1.鸟尔曼( Ullmann,1901年)反应
X+Ar—X
Cu
△
Ar
2.偶联反应(2005年CA检索论文320余篇)
A Suzuki-Miyaura Cross-coupling Reaction
RX RB(OH)2
R-R
B. Heck Cross-coupling Reaction
RX+R-CH=CH2—R-CH=CH一R
C. Stille Cross-coupling Reaction
RX+R=SnR”3
R’-R
摘 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音乐教学应以音乐的审美体验为核心,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利用集体表演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其在团队中的协调能力,并获取知识和塑造品格。
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并发展其智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分组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团结协作精神的一种教学方式。笔者认为,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教学情境,体现自主合作探究
在自主探究学习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并发挥个人优势去探索和学习音乐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及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认知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知音乐的美感和内涵,体现自主精神。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聆听音乐,感受、分析音乐的情感和旋律,充分发挥想象力。
二、通过合唱、合奏等形式,体现合作精神
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及品格修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合唱或者合奏等艺术形式使学生参与到音乐团队实践中来,让学生通过训练形成统一的节奏,并按照这一节奏自觉地去调整自己的发声速度、力度等来维护和保持团体合唱、合奏在情绪、动作及旋律上的统一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加强反馈和评价,体现合作探究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予以学生正确的反馈评价,让学生能够感受成功的喜悦。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适当的评价和鼓励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交流合作学习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对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例如:在欣赏阿炳的《二泉映月》时,教师可以先提示乐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欣赏并讨论对乐曲的整体感受,分析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激烈的讨论和丰富的联想,这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理解能力和合作探究及创新能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索教学,既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人格品德、人际沟通能力及合作创新意识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不足,已成为制约科技教育实施的不利因素。农村学生家长受传统观念影响,一心想让孩子“走出大山”,只关注“分数”,忽视能力培养的现状,更成为农村中小学开展科技教育的瓶颈。在这样的困境下,农村中小学如何走出低谷,有效开展科技教育?这已成为摆在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多年来,我们在部分农村中小学进行了选点试验,收到了较好成效。
一、吸引家长,做孩子的忠实粉丝
笔者经走访调查得知,在农村学校一提到科技活动,好多家长便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科技创新?那是科学家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事儿”。家长的认识误区,导致了孩子科技活动缺乏动力。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我们引导教师利用家长会、学校开放日这一有利时机,给家长列举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简单而又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学生小发明作品进行介绍,如:由于洗衣粉放置时间久了,容易受潮结块的问题,发明了带“盖”、“防潮可计量的洗衣粉袋”等。这些小发明不仅解决了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