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力学性能的现场测试.ppt
由于室内的岩样存在体积小、脱离岩体的地质力学性能的全貌等缺点,因而不能充分反映岩体的力学性能。而岩体的野外现场测试就较为全面的反映岩体力学性能的全貌,这是室内试验所不及的。本节我们讨论岩体的变形性能和强度特性的现场试验。岩体的变形试验岩体的变形试验有静力法和动力法两种。第六节岩体力学性能的现场测试用千斤顶法,求岩石的弹性抗力系数采用双筒法。通常求算岩体的弹性模量及变形模量常用的静力法有千斤顶法荷载试验(或称平板荷载法)、径向荷载试验(如双筒法)和水压法。动力法的现场测定在第三章已介绍,这里介绍静力法求现场岩体的变形模量。动力法是指施加于岩体上的荷载为动力荷载。静力法是指岩体现场变形试验时以静力荷载进行加载。(一)千斤顶法荷载试验定义:用千斤顶加荷于垫板上,使荷载传到岩体中,也称千斤顶法。设备装置的主要组成mm2、材料弹性也可为刚性。加荷装置(千斤顶或压力枕);加荷为500kN-3000kN,加荷方法有小循环和大循环两种。小循环分为多次循环和单次循环,见图4-33。多次小循环加载比相同荷载下常规加载岩体产生的总变形大(蠕变现象)传力装置(传力支柱、传力柱垫板);变形量测装置(测微计);边墙加载顶、底板加载图4-33岩体现场变形试验加荷过程示意图3.测试岩体的变形可在垫板下面测定,也可在通过垫板中心的轴线上距垫板一定距离处量测单次小循环大循环多次小循环P-压力T-时间算式(测出压力和位移,由下列公式计算岩体的变形模量E)01垫板为柔性垫板(3种位移)03(4-80)05把岩体看作一个弹性半无限空间,用布辛涅斯克方程求得岩体表面的垂直向位移。02a.岩体表面上垫板的中点处垂直位移04式中:p-荷载;r-垫板的半径;μ-岩体的泊松比;E——岩体的弹性模量06垫板的平均位移(4-81)式中,A-受荷表面的面积;m-系数它取决于垫板的形状、刚度以及荷载分布等情况,其m值可见表4-5c.带孔柔性垫板(中心有孔的压力枕)中心点的垂直位移(4-83)注:在圆形板下不同荷载类型时,其相应的m值可见表4-6(2)垫板为刚性垫板时(4-82)式中:a和b为垫板的边长(二)径向荷载试验(求抗力系数K和弹模E)要点:在岩体中开挖一个圆筒形洞室,然后在这个洞室的某一段长度上施加垂直于岩体表面的均匀压力。水施加压力的为水压法;用压力枕施加压的为压力枕法(又称奥地利荷载试验)图4-35所示试验是靠一钢支承圆筒的四周的压力枕同步对岩体施加荷载,造成洞中一定长度内的岩体产生径向压缩,岩体变形控制在弹性阶段。变形模量可按弹性厚壁圆筒理论(图4-36)求得:式中--半径为岩体内的径向位移AA-AA推算弹性抗力系数K定义:洞室表面产生单位位移的应力利用弹性厚壁圆筒理论推出:注:K随洞的半径的大小而变化,一般,半径越大K值越小。K愈大岩体弹性抗力愈大,愈有利于衬砌的稳定。既变形模量为(三)狭缝压力枕荷载试验(2种)式中:方法1要点:将岩体切割成槽,把压力枕埋于槽内,并用水泥砂浆浇注,使压力枕的两个面皆能很好地与槽的两侧岩面接触(图4-37)。p-压力枕给岩面的总荷载;A-圆形加载面的半径;Vs-岩面的平均位移方法2要点:在垂直岩壁上刻槽布置,图4-38。则岩体的变形模量E可按布辛涅斯克的弹性理论求得。当实测位移已知时,变形模量为:式中:p-压力枕施加的单位压力(MPa)—直槽宽度(近似用压力枕的宽度代替)(cm)y-x轴到测点的距离(cm)—-测点的位移(cm)1.要点:可按施加的推力与剪切面之间的夹角的大小而采用不同的加荷方法。双千斤顶试验中,一组试验不少于五块试件。二、现场岩体直剪试验(2种)(一)双千斤顶法p—垂直千斤顶压力表读数(MPa)t—横向千斤顶压力表读数(MPa)F1—垂直千斤顶活塞面积(若为压力枕,应乘以出力系数)(cm2)在不同p力作用下剪切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F2-横向千斤顶活塞面积(若为压力枕,应乘以出力系数)(cm2)F-试件剪切面面积(cm2)α—横向推力与剪切面的夹角(通常取150)式中:12345绘制应力与位移特性曲线和剪应力与正应力强度曲线正压力仍由全部面积承担注1当剪切面上存在裂隙、节理等滑面时,抗剪面积将分为剪断破坏和滑动破坏两部分,而把剪断破坏当作有效抗剪面积Fa,滑动破坏时的滑动面积为Fb。有效抗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