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无线校园网建设与运营经验分享.ppt

发布:2025-04-07约4.8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随着笔记本电脑越来越普及,我们发现,校内实用笔记本电脑的学生越来越多,根据校计算机爱好协会协助统计结果显示,截至到2007年3月,全校学生拥有笔记本电脑笔记已经达到53%,学生们对无线上网需求强烈,经常反映到网络中心来,这引起了网络中心和校领导的关注,同时,校内老师们使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同时,学校原有的有线网络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改造,虽然已经比较完善,但是在很多场所,比如会议室、阶梯教室、实验室、大厅、户外广场等场所,仍然无法提供很多人同时上网。另外,学校经常承办很多大型的国内、国际会议,同时即将成为2008年奥运会美国代表团的休息、训练、新闻发布的“大本营”,无线上网是必须具备的硬件环境。我校从2006年就开始筹备无线网络的论证,在2007开始正式筹划无线网络的前期规划中,在听取了兄弟院校、各大厂商等建议后,总结出了一套前期规划的思路,主要包括:在前期规划中要搞清楚:哪些地方需要无线上网?哪些重点的地方是要首先实现的?无线网络容易受到其他无线电的干扰,要先对校内各个地方的无线电环境进行评估,是否存在干扰,有问题要提前解决;每一台无线AP对用户上网数量是有限制的,所以要对每个需要无线覆盖的地方,可能的上网用户数量有一个大致的估算;学校现有网络采用什么认证方式,无线网络是采用单独的认证方式,还是和现有网络的认证整合统一;无线AP的安装相对复杂,对施工有较高要求,所以需要对每个需要放AP的地方的安装条件提前评估;无线用户的IP地址和VLAN的规划,需要提前给出预留,以便后期的施工方便;对于不同地方的学生或老师的无线上网,主要是什么应用,可能对带宽有多大需求,这个也需要注意,方便在规划时对应AP的数量。在规划完成之后,项目招标完毕,进入实施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仔细地考虑,要上什么功能,配置如何完成。在这个阶段,主要考虑从信道、干扰、覆盖效率、IP、VLAN、加密、认证、ACL、QOS、入侵防护、漫游、定位等多方面逐个完成配置。实施完毕之后,到了运行阶段,也是网络中心日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了。在这个阶段,针对无线网络的管理,需要重点针对设备拓扑的维护、各种无线入侵威胁的告警跟踪处理、各种分类无线流量的检测、是否还存在信号覆盖的盲区、无线AP和链路信道的使用状况、无线环境的ARP欺骗的监视和防范。我校一期无线网络建成后,总体来看有4个方面的特点:(1)规模:是2007年已建成的最大规模的无线校园网,一期总规模达到4台高端无线交换机、505台无线接入点,二期预计还将在此基础上考虑扩容,以实现全校更大范围的无线覆盖;(2)创新:全网采用了最新的智能无线交换技术,可以合理的分配网络流量,很好的支持了未来的802.11n时代的高带宽,未来扩展成802.11n无线网络只要简单的增加AP就行,不需要更改无线交换机;(3)融合:无线网络可以和有线网络统一身份认证,全校师生可以通过统一的身份和认证界面访问校园网;(4)扩展:无线网已经具备了支持无线语音、视频监控、无线定位等技术,后期只要增加相应的软件和配置即可完成扩展应用。本次我校无线网络采用很多新的应用技术,整体采用了智能无线交换组网架构,在此基础上,采用了这样几个新的技术设计思路:(1)无线网络的稳定性很重要,因此这次采用了4台核心无线交换机集群架构,无线交换机之间通过负载均衡来分配对AP的控制,同时,任何一台无线交换机出现问题,其他无线交换机都可以随时接管AP;(2)因为学校经常有外来访客,特别是国外友人,很多外国人都是采用802.11a上网,因此我们在很多重点场合进行了802.11a和802.11g双网覆盖;(3)全网505台AP可通过一套网管平台在线检测包括运行状况、流量、拓扑、安全、漫游、配置等多方面的工作;(4)无线AP支持零配置,可随时通过批量配置完成配置的下发和更改,简化了网管的工作量;(5)全网认证统一在一套认证平台上,对于师生的身份认证不需要做调整,网络开通很容易。经过反复的考察,我校有幸被2008年奥运会美国代表团选定为“大本营”,代表团将在校内完成奥运会期间的训练、新闻发布和饮食起居,届时,无线网络将成为代表团、各国记者的主要网络访问形式。为此,我校本次的无线网络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因素,在无线网络的规划和实施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北京师范大学网络中心刘臻

2008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无线校园网

建设与运营经验分享为什么要建设校园无线网如何建设和运营校园无线网未来我们需要思考什么北师大无线网有何特点提纲为什么要建设无线校园网领导的关注:学校发展全局的高度师生的期盼:民心工程,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信息化主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