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精神障碍.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概述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 定义 心理发育障碍指各种有害因素使儿童的正常心理发展过程受阻,在精神病学分类和诊断系统中,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主要指在言语和语言、学习和运动、社会交往、智能等方面能力的发育延迟或异常。 特点 一般都起病于学龄前,呈持续病程,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成熟过程密切相关 分类 精神发育迟滞 广泛性发育障碍 特定性发育障碍 儿童和少年期行为和情绪障碍 注:儿童器质性 分裂性 情感性 反应性精神障碍等归于相应疾病。 精神发育迟滞 概念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 )是一组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所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的综合征。 临床特征为智力发育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可同时伴有其他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 起病于大脑发育成熟(18岁)以前。 流行病学 精神发育迟滞:病因总论 遗传因素 染色体异常:数量 结构 基因异常和遗传性疾病 母孕期有害因素 感染 脏器和内分泌疾病 药物毒物放射线 围生期有害因素 生产异常 新生儿疾病 出生后有害因素 脑损伤 躯体疾病 环境缺乏 遗传因素 母孕期有害因素 围产期有害因素 出生后因素 精神发育迟滞:临床表现 智力显著低下,智商低于70 社会适应功能有缺陷或缺损,至少有下列两项表现的缺损:言语交流、自我照料、家庭生活、社交或人际交往技巧、社区设施的应用、掌握自我方向、学习和技能、工作、业余消遣、健康卫生与安全 起病于18岁之前 精神发育迟滞:临床分级1 轻度(愚笨) IQ=50-69 MA=9-12岁 75-80% 在发育早期即观察到患者较正常儿童发育延迟,特别是语言发育迟缓洞汇不丰富,理解分析能力差,抽象思维不发达。在普通学校中学习时常不及格或留级,经过努力勉强完成小学学业。一般在人学后因学习困难才被确诊。无明显语言障碍,但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差。通过职业训练只能从事简单非技术性工作可学会一定谋生技能和家务劳动。 精神发育迟滞:临床分级2 中度(愚鲁) IQ=35-49MA=6-9岁 12% 。自幼智力和运动 都明显比正常儿童迟缓,语言发育差,表现为发音含糊不清,能掌握日常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以致不能完整表达意思。可计算个位数加、减法。不能适应普通小学就读。能够完成简单劳动,但质量差,效率低。在指导和帮助下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 精神发育迟滞:临床分级3 重度(痴愚) IQ=20-35 MA=3-6岁8% 。出生后即发现明显发育落后,年长后能学会简单语句,但不能进行有效语言交流。不会计数,不能学习,不会劳动,生活需人照料,无社会行为能力。表现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他相关的缺陷,常合并较重的脑部损害。 精神发育迟滞:临床分级4 重度(痴愚) IQ=20-35 MA=3-6岁8% 。出生后即发现明显发育落后,年长后能学会简单语句,但不能进行有效语言交流。不会计数,不能学习,不会劳动,生活需人照料,无社会行为能力。表现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他相关的缺陷,常合并较重的脑部损害。 精神发育迟滞:治疗 病因治疗和预防 教育训练 对症处理异常行为 促进脑功能发育治疗 药物 传统医学治疗 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孤独症 广泛性发育障碍的概念 广泛性发育障碍指一组起病于婴幼儿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 主要为人际交往和沟通模式的异常,如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兴趣与活动内容局限、刻板、重复。 症状常在5岁以内已很明显,以后可有缓慢的改善。 多数患儿精神发育迟滞(应并列诊断)。本障碍的有些病例可伴有某些躯体疾病,其中以婴儿痉挛、先天性风疹、结节性硬化、脑内脂肪沉积病和脆性X染色体异常最为常见 孤独症:描述 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亚型。以男孩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四分之三的患儿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具有某方面较好的能力。 孤独症典型表现1:人际交往质的损害 ①对集体游戏缺乏兴趣,孤独,不能对集体的欢乐产生共鸣;②缺乏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技巧,不能以适合其智龄的方式与同龄人建立伙伴关系,如仅以拉人、推人、搂抱作为与同伴的交往方式;③自娱自乐,与周围环境缺少交往,缺乏相应的观察和应有的情感反应(包括对父母的存在与否亦无相应反应);④不会恰当地运用眼对眼的注视、以及用面部表情,手势、姿势与他人交流;⑤不会做扮演性游戏和模仿社会的游戏(如不会玩过家家等);不愉快时,不会寻求同情和安慰;对别人的身体不适或不愉快也不会表示关心和安慰; 孤独症典型表现2:言语交流质的损害 ①口语发育延迟或不会使用语言表达,也不会用手势、模仿等与他人沟通 ②语言理解能力明显受损,常听不懂指令,不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和痛苦,很少提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