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保肝药物合理应用.ppt

发布:2017-05-22约4.42千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保肝药物的分类 一、促进能量代谢类药物 机理:促进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保持代谢 所需各种酶的活性。 临床应用:各种肝病所致的维生素缺乏、物质代谢低下、能量代谢低下、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 二、肝细胞膜保护剂 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 大豆中提取的粗制磷脂物质精制而成 口服或静脉给药均吸收迅速,经肝代谢,大部分为机体利用,代谢物自尿排出。 含苯甲醇,禁用于新生儿,妊娠前3月慎用。 不良反应:少见,口服剂量大可导致腹泻,极少数过敏。 静脉用药严禁用电解质溶液稀释 常用剂量,口服2# tid,静脉:20-40ml/d,维持量均减半。 临床应用 以膜损害为主要损害的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病、中毒性肝炎等,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三、解毒保肝药物 机理: 提供巯基或葡萄糖醛酸,增强解毒功能;或者络合重金属,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物由尿排出,增强解毒功能。 代表药物 葡醛内酯 硫普罗宁 还原性谷胱甘肽 青霉胺等 还原型谷胱甘肽 还原型谷胱甘肽 主要在肝脏合成,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器官。 不能与VB12、VK3、抗组胺药、磺胺、四环素混合。 无明确不良反应和用药禁忌。 硫普罗宁(凯西来) 提供巯基,解毒,抗组胺,清除自由基,保护肝细胞。 口服易吸收,肝脏代谢,大部分由尿排出。 不良反应:过敏:皮疹、皮肤搔痒、面色潮红等 消化道反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味觉异常等。 禁忌:过敏;重症肝病、肾病;妊娠及哺乳妇女;慎用:儿童;应用青霉胺有严重不良反应者。 本品宜饭后服,多饮水。 临床应用: (1)治疗急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肝和重金属中毒性肝损伤; (2)用于食物或药物中毒。 四、利胆保肝药物 机理:促进胆汁分泌,减轻胆汁淤滞。 临床应用:治疗自体免疫性肝炎以及胆汁性肝硬化、硬化性胆管炎等各种胆汁瘀积症。 腺苷蛋氨酸 熊去氧胆酸 茴三硫 五、抗炎保肝药物 机理:通过各种机制发挥抗炎作用,有类似激素的作用。 临床应用:各型肝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治疗。 代表药物 甘草酸二胺(甘利欣) 复方甘草酸苷(美能) 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 复方甘草酸苷 药理 1.抗炎症作用 ;抗过敏作用 ; 2.免疫调节作用 ; 3.对实验性肝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肝细胞增值促进作用; 4.抑制病毒增殖和对病毒的灭活作用 。 适应症 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 不良反应 休克、过敏性休克,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 假性醛固酮症:低血钾症、血压上升、体液储留、浮肿、体重增加 用法用量 成人通常 5-20ml qd 慢性肝病 40-60ml qd 异甘草酸镁 药理 1.抗炎 ; 2.保护肝细胞膜 ; 3.改善肝功能。 适应症 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改善肝功能异常。 不良反应 假性醛固酮症:低血钾症、血压上升、体液储留、浮肿、体重增加 用法用量 通常 20ml qd,10% GS 250ml溶解后静滴 六、降酶保肝药物 机理:对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有明显诱导作用,从而加强对四氯化碳及某些致癌物的解毒能力。 特点:ALT↓;AST ? 临床应用:不建议常规应用,须与其他药物合用。 代表药物: 联苯双酯 双环醇 七、中药类保肝药物 中药对肝病的治疗有其独到之处,其有效提取物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水飞蓟素是指从草本植物水飞蓟中提取所得的黄酮木脂素类成分,其主要作用是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对中毒性肝炎、酒精肝、脂肪肝效果较好。用法: 茵栀黄为茵陈、栀子、金银花、黄芩甙有效成份。有利胆、退黄、降酶、保肝、利尿、解热、提高免疫力等作用。成人用量:40-60ml,用10% 葡萄糖注射液250ml 或500ml 稀释后静脉滴注,1 次/ 日。 保肝药物的临床应用 1、急性病毒性肝炎,肝损害明显,不需要抗病毒治疗者。 2、慢性病毒性肝炎,除抗病毒治疗外,以下情况的慢性病毒性肝炎需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