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专业考研(姜波克)《国际金融》辅导讲义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专业考研(姜波克)《国际金融》辅导讲义2
第十二章??政策的国际协调
?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国际间政策协调的概念,了解国际间政策协调的成本与收益,了解国际间政策协调的主要方案,掌握开放经济下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性,掌握国际间政策协调的必要性,对冲击的国际传导机制要求熟练掌握并运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国际间政策协调的成本与收益;国际间政策协调的主要方案;冲击的国际传导机制。
【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
【教学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开放经济的相互依存性
-、两国蒙代尔一弗菜明模型简介
假定只存在着两个相同规模的国家,两国之间相互影响。这样,前文中本国无法影响到世界利率及外国国民收入的假定都要取消。因此,模型的其他假定不变,当资金完全流动时,原有模型可写为:
本国商品市场:?????????????????????????外国商品市场:
?
本国货币市场:?????????????????????????外国货币市场:
?
本国外汇市场:?????????????????????????外国外汇市场:?
上面各式中,凡带有星号的符号都表示外国的相应变量。式?????与式?????分别代表本国和外国商品市场平衡条件,即两国的IS曲线。可见,与小国经济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不同,由于另外一国的国民收入不再是常量而是可以变动的,因此在各国的经常账户方程中,均不能将外国国民收入这一变量省略。当一国国民收入增加时,它通过边际进口倾向而带来该国进口的上升,另外一国出口的增加,因此外国经常账户是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函数。
与式???????分别代表本国与外国货币市场平衡条件,即两国的LM曲线。两国在各自的货币市场根据货币供求情况确定了各自的利率水平。当资金完全流动时,由于不存在汇率将发生变动的预期,因此两国利率水平相同时非套补的利率平价才成立,此时两国外汇市场同时处于平衡状态。可见;当两国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处于稳定状态时,两国利率水平必然相等。
从上述各式可以看出,两国的国民收入通过贸易收支发生联系,两国利率水平通过外汇市场发生联系,两国的价格水平也通过实际汇率发生联系。因此,从这一基本模型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当一国经济面临突然冲击时,这一冲击在开放经济之间进行传递时存在的三种冲击传导机制。
第一,收入机制。这一机制存在的原因在于:一国边际进口倾向的存在,使得一国国民收入的变动导致该国进口(即另一国出口)发生变动,这通过乘数效应带来另一国国民收入的变动。显然,一国经济中边际进口倾向越高,另外一国的出口乘数越大,冲击通过这一机制向别国经济进行传递的效果就越显著。
第二,利率机制。利率机制对冲击的传导主要是通过国际资金流动进行的。资金流动的目的在于逐利,当一国利率发生变动时,势必带来资金在国家间的流动,这便会带来相应变量(例如外汇储备或汇率)发生变动,从而对另一国经济产生影响,国际间资金流动程度越高,这一机制对冲击的传导效果就越显著。
第三,相对价格机制。相对价格机制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汇率不变但一国国内的价格水平发生变动,其二是本国名义汇率发生变动。由于实际汇率是由名义汇率和价格水平共同决定的,因此,上述任何一种变动都会引起实际汇率的变动,带来两国商品国际竞争力的变化,从而对别国经济产生冲击。
二、固定汇率制度下经济政策的国际传导
1.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
我们假定,本国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会引起本国货币供应量的上升,利率因而下降,刺激产出使得产出增加。
收入机制:本国产出的增加引起本国进口的上升,即外国出口的上升,从而外国产出增加。
利率机制:本国利率下降导致资金外流,本币贬值压力出现,政府入市干预导致本国储备减少,外国入市干预导致外国储备增加,从而本国利率上升,外国利率下降。?
?
小结:当考虑各国经济的相互影响时,在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扩张的效应如下:
第一,它造成本国产出的上升。在一国条件下,货币政策在资金完全流动时是无效的。此时货币政策之所以能发挥效力,是因为它可以通过影响国内利率最终对世界利率产生影响。
第二,它造成外国产出的上升,即国内货币政策对外国经济有正的溢出效应。这一溢出效应通过收入机制与利率机制发挥作用,即本国收入增加通过本国进口的上升造成外国国民收入增加:本国利率降低通过资金流动使外国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这也造成外国国民收入的增加。
2.财政政策的国际传导
我们假定本国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这会引起产出增加本国利率上升。
收入机制的国际传导:本国产出增加→本国进口增加→外国国民收入增加。
利率机制的国际传导:本国利率上升→资金流入→本国货币供应增加→本国国民收入增加→本国利率下降
本国利率上升→资金流入→外国货币供给收缩→外国国民收入下降→外国利率上升
?
小结:在固定汇率制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