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开课第14课精要.ppt

发布:2017-05-25约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最早出现在租界的“洋房” 中国建筑文化体现出很强的内向性和封闭性 「 徽州古民居 上海中西合璧的弄堂 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政策。近十多年来,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习俗 题 题 zhongguofeng 传统社交礼仪 你是怎样看待“断发易服”和“从鞠躬到握手” 的? 清末中外官员握手致意 剪辫子 「 外因 内因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的涌入;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 吸收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改革开放等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 政治变革: 经济发展: 1840年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改革开放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思想解放: 西学东渐:   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材料一:在当今的中国,每到圣诞节或情人节,不管是商家还是顾客都会全程投入,气氛愈演愈烈。与之相反的是传统的中国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节日的气氛却是越来越淡化……  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 材料二: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已经被韩国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运用“拿来主义”来对待西方文化; 弘扬博大精深且具有深厚的历史底 蕴的中国文化; 找到与西方文化和谐的结合之路。 我的观点 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谢谢观赏 --BUY小多 * 新浪微博@六月雪_1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蚌埠四中 徐秋娜 副标题 服饰 饮食 住宅 习俗 衣 题 题 zhongguofeng 上页 下页 长袍马褂 西装 标 题 zhongguofeng 中山装 旗装 旗袍 标 题 副标题 zhongguofeng 标 洋装 民国 学生装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 。 50年代女性的又一时尚——布 拉 基 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 60年代的流行 绿军装 「 21世纪的今天 流行服饰及特征 阶 段 1840 ——1949 长袍马褂、西装、 中山装、旗袍等 列宁装、中山装 布拉基、绿军装等 西装、夹克、休闲装等 自主学习:观察下列图片,并结合教材P64-66,填写近现代服饰的变迁简表。 进入 1949 ——1978 1978 ——目前 小结: 中国近代以来服饰的发展趋势是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统一”走向“个性化”。 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 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 与世界接轨, 异彩纷呈 。 标 题 副标题 zhongguofeng 食 中国八大菜系 川菜 香辣炒蟹 徽菜 符离集烧鸡 鲁菜 迎宾花篮 苏菜 清炖蟹粉狮子球 闽菜 干烧鱼 湘菜 红煨鱼翅 粤菜 金牌烧乳鸽 浙菜 西湖醋鱼 西餐 中国的传统饮食十分丰富,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蚌埠的一些风味点心或特色菜肴。 西餐: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 (讲究食物营养成分的搭配是 否合理,以及营养成分是否被 充分吸收。)   此外,在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餐具、礼节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中餐:强调色、香、味俱全, 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   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下人民生活艰苦,需凭票购物。  改革开放后的饮食结构 1987年发起“菜篮子工程”   即政府为解决城市居民的副食品消费所采取的改进副食品产供销渠道的一系列措施。 列入“菜篮子工程” 范围的副食品品种大致有五类:如猪肉、禽蛋、蔬菜、水产品、牛奶等。 住 题 题 zhongguofeng [杭州,一封关于四季的情书] 老北京四合院 新浪微博@六月雪_1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