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天津石化废气脱硫装置项目附录五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docx

发布:2025-04-06约3.83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北大学天津石化1×104Nm3/h废气脱硫装置项目·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知行NUC队

中北大学

中北大学

天津石化1.0×104Nm3/

天津石化1.0×104Nm3/h

团队成员:亓天夏智文刘东李林洪张娇娇

指导老师:李同川程原王艳红马忠平杨朝明

知行NUC队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废气脱硫装置项目

2017“东华科技—陕鼓杯”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

目录

TOC\o1-4\h\u第一章环境风险评价 1

1.1概述 1

1.2评价总则 1

1.3评价目的 2

1.4风险识别范围 2

1.5识别内容 3

第二章环境风险评价软件 3

2.1概述 3

2.2评价结果与分析 4

2.2.1重大危险源辨识 4

2.2.1.1生产区 4

2.2.1.2储存区 4

2.2.2氢气储罐 5

2.2.2.1气体泄漏量 5

2.2.2.3蒸汽云爆炸 6

2.2.3燃料气储罐 7

2.2.3.1气体泄漏量 7

2.2.3.2两相泄漏量 8

2.2.3.3闪蒸量 8

2.2.3.4液体泄漏量 9

2.2.3.5蒸汽云爆炸 9

2.2.3.6有毒气体扩散 11

2.2.3.7池火 11

2.2.3.8BLEVE模型 12

知行NUC队 PAGE5

第一章环境风险评价

1.1概述

环境风险评价是针对建设项目在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所进行得风险评估,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1.2评价总则

2004年12月11日,国家正式颁布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04)。总则包括: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工作等级、程序、基本内容和范围。

把握导则的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等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不包括核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主要系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治理名录》中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与炼制、信息化学品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加工、采掘业、建材等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

熟悉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

目的是分析和猜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难),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猜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了解环境风险评价的的工作基本的划分

根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划分为一、二级。如下表所示。

表1-1环境风险评价分类

名称

剧毒危险性物质

一般性危险毒物

可燃、易燃危险物质

爆炸危险性物质

重大危险源

非重大危险源

环境敏感地区

(4)了解环境风险评价范围的确定;对危险化学品按其伤害阈和GBZ2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及敏感区位置,确定影响评价范围。大气环境影响一级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5公里;二级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3公里范围。地面水和海洋评价范围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规定执行。

1.3评价目的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1.4风险识别范围

风险识别范围包括全厂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

(1)生产设施风险识别范围包括:全厂主要生产装置、储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工程环保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等;

(2)物质风险识别范围包括:全厂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

1.5识别内容

(1)资料收集和预备(建设项目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