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传染病复习整理.doc

发布:2017-08-16约1.25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传染病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感染(又称传染)的概念是指 D A. 病原体侵入人体的过程 B. 病原体侵入人体的结果 C. 人体对病原体的杀灭过程 D. 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E. 病原体寄生人体后引起的机体免疫系统的应答  2. 在传染病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是A. 隐性感染者 B. 潜伏期携带者 C. 慢性携带者 D. 潜伏性感染者 E. A.病原体被消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4. 潜伏性感染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处在于前者E A.病原体可引起机体免疫应答 B.无明显临床症状 C.并非所有传染病都存在 D.可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显性感染 E.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 5. 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是B A. 是否有病原体 B. 是否有传染性 C. 是否有感染后免疫 D. 是否有发热 E. 是否有毒血症症状? 6.掌握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C A. 助于诊断 B. 预测疫情 C. 确定检疫期 D. 推测预后 E. 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7.根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我国法定传染病分为? A. 二大类25种 B. 二大类35种 C. 三大类25种 D. 三大类35种 E. 三大类37种 8.下列哪种传染病往往伴有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降低B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伤寒 C.猩红热 D.狂犬病 E.流行性乙型脑炎 9. 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的传染病是A.B.C. D.E. 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是A.B.C. D.E. 主要通过接触疫水传播的传染病是A.B.C. D.E. 12. 主要通过虫媒叮咬途径传播的传染病是A.B.C. D.E. 13.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最常见的表现是B A.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14.在传染病感染过程中,最易识别的是C A.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15.人体防御能力与病原体处于相持状态,无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A A.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16.病原体寄生于机体某些部位,但不排出体外,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引起E A.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17.乙型肝炎病人血中HBeAg阳性,一般认为B A.病人进入恢复期,无传染性 B.病人血中Dane颗粒较多,传染性较大 C.病人血中Dane颗粒较少,传染性较小 D.病情易进展为肝硬化 E.病情易演变为肝癌 18.以下有关丁型肝炎病毒(HDV)特性描述中错误的是E A.HDV为缺陷病毒 B.HDV只有一个抗原抗体系统 C.在肝细胞核内可用免疫组化方法检出HDVAg D.在血清中测不出游离的HDVAg E.HDV为DNA病毒 19.下列哪组有关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结果提示有较大传染性E A.抗-HBc阳性 B.HBsAg阳性,抗-HBeAg阳性,抗-HBc阳性 C.抗-HBs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 D.单纯HBsAg阳性 E.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 20.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D A.注射、输血途径 B.飞沫传播 C.唾液传播 D.粪-口传播 E.垂直传播 21.被乙型肝炎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后,主要宜采用B A.碘酒消毒 B.注射高滴度抗HBVIgG(HBIG) C.注射丙种球蛋白 D.应用干扰素 E.注射转移因子 22.有关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表现,哪项是错误的A A.输血后肝炎仅见于乙型或丙型肝炎 B.甲型肝炎可呈食物型或水型暴发流行 C.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