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ARP欺骗与防御手段.doc

发布:2017-05-21约8.07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ARP欺骗与防御手段 神州数码网络公司 目 录 1. ARP欺骗 4 1.1. ARP协议工作原理 4 1.2. ARP协议的缺陷 4 1.3. ARP协议报文格式 5 1.4. ARP攻击的种类 6 1.4.1. ARP网关欺骗 6 1.4.2. ARP主机欺骗 7 1.4.3. 网段扫描 9 ARP欺骗 在与用户的沟通过程中,感觉到用户的网络管理人员最头痛也是频繁出现的问题就是ARP的病毒攻击问题。在一个没有防御的网络当中暴发的ARP病毒带来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会造成网络丢包、不能访问网关、IP地址冲突等等。多台设备短时间内发送大量ARP报文还会引起设备的CPU利用率上升,严重时可能会引起核心设备的宕机。 如何解决ARP攻击的问题呢?首先要从ARP攻击的原理开始分析。 ARP协议工作原理 在TCP/IP协议中,每一个网络结点是用IP地址标识的,IP地址是一个逻辑地址。而在以太网中数据包是靠48位MAC地址(物理地址)寻址的。因此,必须建立IP地址与MAC地址之间的对应(映射)关系,ARP协议就是为完成这个工作而设计的。 TCP/IP协议栈维护着一个ARP cache表,在构造网络数据包时,首先从ARP表中找目标IP对应的MAC地址,如果找不到,就发一个ARP request广播包,请求具有该IP地址的主机报告它的MAC地址,当收到目标IP所有者的ARP reply后,更新ARP cache。ARP cache有老化机制。 ARP协议的缺陷 ARP协议是建立在信任局域网内所有结点的基础上的,它很高效,但却不安全。它是无状态的协议,不会检查自己是否发过请求包,也不管(其实也不知道)是否是合法的应答,只要收到目标MAC是自己的ARP reply包或arp广播包(包括ARP request和ARP reply),都会接受并缓存。这就为ARP欺骗提供了可能,恶意节点可以发布虚假的ARP报文从而影响网内结点的通信,甚至可以做“中间人”。 ARP协议报文格式 6 6 2 2 2 目地MAC地址 源MAC地址 帧类型 硬件类型 协议类型 1 1 2 6 4 硬件地址长度 协议地址长度 类型 发送端MAC地址 发送端IP地址 6 4   接收端MAC地址 接收端IP地址 报文的前两个字段分别为目地MAC地址和源MAC地址,长度共12个字节。当报文中,目地MAC地址为全1(FF:FF:FF:FF:FF:FF)时候,代表为二层广播报文。同一个广播域的主机均会收到。 第三个字段是帧类型,长度2个字节。对于ARP报文,这个字段的值为“0806”。 接下来两个2字节的字段表示硬件地址类型和对应映射的协议类型。 硬件地址类型值为“0001”代表以太网地址。协议类型值为“0800”代表IP地址。 后跟两个1字节的字段表示硬件地址长度和协议地址长度。这两个字段具体数值分别为“6”和“4”代表硬件地址长度使用6字节表示和协议地址长度使用4字节表示。 类型字段,长度2个字节。这个字段的值表示出ARP报文属于那种操作。ARP请求(值为“01”,ARP应答(值为“02”),RARP请求(值为“03”)和RARP应答(值为“04”)。 最后四个字段为发送端MAC地址、发送端IP地址、接收端MAC地址、接收端IP地址。(其中,发送端MAC地址与字段2的源MAC地址重复。) ARP攻击的种类 针对ARP攻击的不同目地,可以把ARP攻击分为网关欺骗、主机欺骗、MAC地址扫描几类。下面分析一下每种ARP攻击使用的方法和报文格式。 ARP网关欺骗 在ARP的攻击中,网关欺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攻击方法。通过伪装的ARP Request报文或Reply报文到修改PC机网关的MAC-IP对照表的目地。造成PC机不能访问网关,将本应发向网关的数据报文发往被修改的MAC地址。 网关欺骗的报文格式: 主要参数: Destination Address :00:0B:CD:61:C1:26 (被欺骗主机的MAC地址) Source Address :00:01:01:01:01:01 (网关更改的虚假MAC地址) Type : 1 (ARP的请求报文) Source Physics :00:01:01:01:01:01 Source IP :211.68.199.1 Destination Physics :00:0B:CD:61:C1:26 Destination IP :211.68.99.101 按上面的格式制作的数据包会对MAC地址为00:0B:CD:61:C1:26的主机发起网关欺骗,将这台PC机的网关211.68.199.1对应的MAC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