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探析.pdf

发布:2025-04-05约7.8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年10月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Oct.2024

第21卷第10期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conomic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Vol.21No.10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探析

崔瑾(湖北经济学院信息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顺应了当前社会信息环境下育人工作的时代需求,符合育人工作的多元化要求。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高校辅导

员需要参与构建网络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优化内容供给,提升思政育人的领导力,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切实增强网络

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三全育人;网络思政;辅导员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和各类新媒体传播手段的更体平台早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休闲不可或

新迭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正面临着新的危机缺的平台。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工作的质效将

和挑战。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从诞生之初的不仅关系到未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对学生的

门户时代,历经社交网络、智能网络时代,再到数智思维模式和个人发展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时代,海量数据带来的庞杂信息中出现“泛娱乐化”自互联网兴起以来,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

现象,算法推荐造成“信息茧房”、去中心化、碎片传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网络思

播等,潜移默化影响到高校师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弱想政治教育经历了入网适应阶段、范式转化阶段、融

[1]

化了高校在主流意识形态上的主导地位。另一方合拓展阶段,网络思政教育在育人范围、育人内容、

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也从80、90育人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飞跃。当前,高校网

后转变为当前的“00后”。他们对互联网的使用和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成初始建设阶段,目前正朝

[2]

依赖程度更高,个性化更强,自主性更高,国际化视着更高要求、更高质量、更高目标迈进。它是传统

野更广泛,具有价值多元与价值观望的特征。意义上思政教育的拓展和升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强调高校必须回归育人产物,也是高校“三全育人”的新要求。网络思政教

本质。这意味着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必须准确把握大育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具有二重性,具体表

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最大限度将大学生的现为:第一,网络的介入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全

[3]

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凝聚形成共识,引领他们将个人场景覆盖”。第二,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对新形态的

梦想与国家发展相融合。由此,如何通过网络思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全新挑战。高校网络思想政

教育让主流文化充盈网络阵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治教育的目标是借助各类媒介和平台在理想信念、

的理想信念和价值选择,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追求和人生目标的确立等方面,引导新时代青

观和价值观,是每一个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年大学生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成为合格的社会主

思的问题。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互联网带来的思想文化

一、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交互激荡,“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意识形态渗透,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媒介中充斥的各类“泛娱乐化”形态,数字转型

最大变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带来的“话语困境”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

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一定威胁和冲击。

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其中20-辅导员作为“三全育人”的主力和骨干力量,承

29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