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复习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复习大纲
常用术语解释:简要解释下列本专业常用术语,每小题2分。
NC:数字控制
CNC:数控机床
FMS:柔性制造系统
CIMS:计算机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专机:专用机械装备
设计计算书:记录设计过程中所有参数的文件。
专机可靠性:专机的可靠性是指专机在整个使用寿命周期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故障:所谓故障是指专机或其零件失去所规定功能的事件。
传动比:从动轴转速与主动轴转速的比值。
10、齿数和Sz:一对相啮合齿轮的齿数之和。
11、主轴旋转中心线:主轴作旋转运动时线速度为零的点的连线。
12、主轴几何中心线:静态下主轴的中心线。
13:主轴旋转精度:主轴瞬时旋转中心线相对于理想旋转中心线在空间位置上的偏差,即主轴旋转时的瞬时误差,其范围就为主轴的旋转精度。
14、主轴组件静刚度:主轴组件在外加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15、主轴组件抗振性:主轴组件抵抗振动保持主轴平稳运转的能力。
16、主轴组件热变形:机器工作时,因各相对运动部件运动出的摩擦和搅油等耗损而发热造成的误差,使主轴组件在形状和位置上产生的畸变。
17、耐磨性:长期保持其原始制造精度的能力,即精度的保持性。
18、零件结构工艺性: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19、定位支撑点:用来限制工件自由度的固定点。
20、定位元件:用来限制工件自由度的几何体。
21、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所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的基准。
22、定位基准:在加工中可作定位的基准。
23、定位副:工件的定位基面和定位元件的限位基面。
24、定位误差:只与工件定位有关的误差。
25、基准不重合误差:由于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而造成的加工误差。
26、基准位移误差: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由于定位副的制造公差和配合间隙的影响,定位基准与限位基准不重合,定位基准相对限位基准有一变动范围,导致一批工件的位置不一致,从而给加工尺寸造成误差。
判断对错:判断下列陈述是否正确,对的打对号,错的打错号。每小题1分。
评价专机性能的主要指标是质量好,效益高,重量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专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尺寸参数;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
专机总体方案设计的内容有:设计的理由和必要性;专机的用途和使用范围;技术性能;轮廓尺寸;估计重量;所采用的工艺方案;优缺点和经济分析。√
在专机的试制鉴定阶段,设计人员可以不参加。×
运动联系:动力源和运动之间,或运动与运动之间的联系。√
主轴转速和切削速度成反比。×
专机的运动分类,按其功用可以分为:表面成形运动和辅助运动。√
主轴转速与轴径成正比。×
主轴转速数列最常用的是等比级数数列。√
10、变速组中最大与最小传动比的比值称为该变速组的变速范围。√
11、在拟定转速图时,最后扩大组的umin一般取极限值。这就是在降速传动时采取“前缓后
急”的原则,而在升速时则采用“前急后缓”的原则。√
12、在拟定转速图时,在传动顺序上,各变速组应按“前少后多”的原则排列。×
13、在拟定转速图时,每一变速组内的传动副数目一般应取2或3。√
14、在拟定转速图时,转速扩大顺序应尽可能与传动顺序一致;即遵守“前密后疏”原则,
各变速组的变速范围逐渐扩大。√
15、在拟定转速图时,合理分配传动比,使中间轴有较低转速。×
16、在拟定转速图时,各变速组的变速范围不应超过最大变速范围。√
17、在确定齿轮齿数时,必须要在满足转速要求的原则下进行。√
18、在确定齿轮齿数时,必须取小齿轮齿数Z<Zmin(Zmin为不发生跟切时的最小齿数值),这是一条重要原则。×
19、在确定齿轮齿数时,一对相啮合的齿轮Z(小齿轮)Z’(大齿轮)齿数值互为质数。√
20、机械设计一般推荐小齿轮齿数为:22~40。√
21、为使结构紧凑,齿数和Sz应尽可能选的小些,一般取60~90,最好不大于100,在极限情况下,齿数和Sz也不应超过120;√
22、主轴材料的选择不应根据耐磨性和热处理后变形的大小等来考虑。×
23、支撑轴颈(前、后)不是主轴旋转运动时的设计基准。×
24、主轴轴向定位,主要由向心球轴承来实现。×
25、推力轴承的配置型式有三种,前端定位、后端定位、两端定位。√
26、主轴的材料应优先选用价格便宜的低碳钢,如45钢或60钢。×
27、主轴的热处理通常采用调质热处理,调质到220~250HB。√
28、主轴的前轴承精度对主轴组件旋转精度的影响较大,因此,通常选前轴承精度比后轴承精度低一级。×
29、在一般情况下,轴的设计取决于刚度,而不是其其机械强度。√
30、对于空心主轴,为了不致使主轴的刚度受到太大的影响,d/D不宜大于0.7。√
31、导轨的功用是支撑并引导运动部件,使之沿着一定的轨迹准确运动。√
32、导轨的基本
显示全部